本报记者 陈毅人
通讯员 邓欢欢 章程凯
本报讯 近日,温州市瓯海区发生了一起惊险又温暖的“举报”事件:13岁妹妹紧急拨打“110”,“举报”自己的亲姐姐,最终搬来“救兵”,成功挽回了上万元损失。
“警察叔叔,我姐姐好像在和骗子打电话,她一直在报验证码,手机还不停收到扣款短信。”当日,瓯海公安三垟派出所接到一通特殊的报警电话,13岁的小雨(化名)用稚嫩但清晰的声音向民警求助。接警员意识到情况紧急,一边在电话中细心地指导女孩打断姐姐通话,一边迅速指令附近警力出警处置。
“小姑娘,你们是不是遇到了诈骗?转钱了没有?”根据小雨提供的家庭信息,民警陈浩迅速赶到其家中。紧张不安的姐妹俩,见到了警察叔叔才安下心来。在陈浩的耐心询问下,小雨的姐姐小佳(化名)述说了事情经过。
小佳今年16岁,当晚,她在网上看到“转账18.8元返利888元”的广告,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扫描二维码进入某群聊。在这个群里,小佳看到很多人晒出返利成功的截图,再加上客服“保证返利888元”的承诺,小佳心想“18.8元不过是一杯奶茶钱”,便进行了扫码支付。紧接着,客服以“小佳微信支付绑定年龄与实际不符,导致其银行卡被冻结”为由,要求小佳提供家人的手机号协助解冻,并表示只需提供验证码就可以。在骗子的话术操控下,小佳陆续提供了多个支付平台的验证码。
返利始终没有到账,手机却收到各个平台的付款消息提示。这一切,妹妹小雨都看在眼里。“我看到手机不断弹出扣款通知,觉得不对劲,但怎么劝她,她都不听。”关键时刻,小雨想起学校安全教育课上民警讲授的反诈知识,果断选择报警求助。
了解事情经过后,民警立即启动紧急止付冻结机制,经多方协调努力,成功挽回13888元损失。“陈警官,谢谢你们!”几天后,小佳一家制作了一面锦旗送给民警表示感谢。陈浩特地表扬了小雨的胆大心细,并再三叮嘱他们遇到可疑情况,一定要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追查中。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信“高额返利”等网络诈骗套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透露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家长要教育孩子提高防骗意识,并做好手机支付账号安全管理;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