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共治破难题
共绘边界平安图
通讯员 刘冰菲
本报讯 在浙东南括苍山余脉,平均海拔900米的大寺基林场横亘在黄岩、永嘉、仙居三地交界处。这里是黄岩永宁江和永嘉楠溪江的发源地,也是台州重要的生态屏障。去年,随着黄岩公安大寺基生态联勤工作站的建立,一场以科技赋能为核心的生态警务革命在这片高山林海悄然展开,更探索出一条科技护绿、联勤共治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多亏生态联勤工作站,我们的纠纷顺利化解了。”大寺基茶场负责人老李感慨地说。不久前,民警陈通州和护林队员在走访中了解到,位于永嘉地界的养牛场放养的牛群越界啃食了大寺基茶场的茶树,引发纷争。陈通州借助联勤共治机制,召集两地农业农村局、乡镇干部和乡村法庭工作人员联合调解,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这起案例调解成功,得益于“公安+其他多部门+社会力量”的生态联盟新模式。该模式以生态联勤工作站为依托,融合三乡一镇力量,成立大寺基矛盾纠纷融合调解团,联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工作站负责人金耀鹏说,他们和永嘉岩坦派出所、仙居朱溪派出所加强联系,做强边界区域治安联防、案件联商、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共同促进区域治安稳定。
为守护绿水青山,当地还借助无人机构筑起巡防天网。每天清晨,搭载高清摄像机的无人机从工作站机巢自动起飞,按照预设航线对十几万亩林区进行网格化巡查,单日巡航里程可达120公里。与此同时,民警在生态联勤工作站内,通过智能监控大屏实时掌握林区动态。“工作站推进‘1+N’巡防机制,由一名生态警长+多名义警组成护林队,结合人力和科技互补,开展阶段高压性巡查,织密林区防护网。”金耀鹏说。
此外,针对三地交界管理盲区,生态联勤工作站在重点区域建立高空瞭望监控和红外感应系统,对可能发生非法狩猎、非法捕捞、非法采摘、污染水源、毁林焚烧、乱砍乱伐等行为进行预警。今年以来,大寺基林场已破获非法狩猎案2起、非法捕捞案3起,发案率同比下降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