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许愿池真的“显灵”了

日期:07-23
字号:
版面:00003版: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特约评论员 胡建兵

  近日,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的暖心善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网友纷纷为其点赞。

  事件起于年卡用户黄女士的一通求助电话,她年仅2岁多的女儿被确诊患上恶性横纹肌肉瘤,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家庭不堪重负,无奈之下,黄女士希望动物园能退还今年4月办理的588元年卡费用,以解燃眉之急。

  接到求助后,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迅速响应,不仅第一时间为黄女士办理了退款手续,更是展现出超越商业契约的人文关怀,决定保留年卡权益,诚挚邀请女孩康复后一家人再来游玩。其母公司江苏森迪文旅集团得知情况后,主动发起公益捐助,爱心捐款5万元。同时,动物园工作人员耗时20多小时,将景观湖内许愿池的硬币全部打捞清点,共汇集12083元善款。近日,总计62083元善款被专程送至上海黄女士手中,专项用于患儿治疗,极大地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

  在“退费难”现象屡见不鲜的当下,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此举无疑为商业行为注入了一股暖流,彰显出商业机构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社会对商业文明的信心。通常情况下,许愿池硬币会定向捐助给红十字会 ,此次园方因患儿病情紧急、治疗费用缺口较大,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将善款直接用于医疗救助,这一灵活处理方式体现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的灵活性与担当精神,成为商业文明中彰显“温度”的典型案例,其传递出的“商业规则可具温度”的示范效应,影响力深远,远超一般公益口号。

  园方更是将传统带有迷信色彩的许愿行为创新性地转化为实际公益行动,使游客们分散的美好愿景汇聚成强大的救助力量。这一笔有零有整的善款,相较于整齐划一的捐款数额,更具独特的感染力,成功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在社会上形成“善意催生善意”的连锁反应。这种创新实践巧妙融合传统许愿文化与公益行动,打破了许愿行为的局限,让游客投币这一行为从单纯的“浪漫符号”,蜕变成为承载“生命希望”的实际助力,深度激活了公共空间的慈善潜力。

  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巨大反响,播放量超5亿次。网友们纷纷留言感慨“许愿池第一次有了真实意义”。受此善举感召,不少人专程前往动物园,重新投币并许愿“孩子早日康复”,一场从个案引发的爱心接力在城市中温情上演。截至7月17日,社会爱心捐款已达2万多元,而患儿后续治疗预计还需约30万元,公益效应仍在持续发酵,吸引着更多爱心人士关注与参与。

  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的善举,将商业服务成功升华为公益实践,构建起“即时救助+长期关怀”的良性闭环,重塑了许愿池的社会价值,使游客投币这一日常行为成为潜在的公益储备。这一创新做法不仅为文旅行业提供了“许愿池善款清理捐赠”机制范例,有力推动“文旅+公益”模式发展,更助力文旅产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最终达成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局面,堪称商业与公益融合的优秀典范 ,为其他企业与机构树立起学习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