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法官巧推“同业整体转让”,新酒店再现繁荣

日期:07-23
字号:
版面:000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贞妃 通讯员 王经展 李蔼媚

  本报讯 清晨,阳光洒进温岭市佳禧大酒店,早餐香气四溢。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迎来送往一波又一波客人。时隔一年多,原酒店老板江成(化名)和温岭市人民法院法官张愉再次回到这里,两人看着门口的新招牌感慨万千。

  一年前,这里还叫滨海大酒店,深陷停水停电、员工讨薪的困境。如今,不仅员工们薪资一分不欠,新酒店还接收了所有愿意留任的员工,重现以往繁华。“这得感谢你们,不论是对员工、酒店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算是圆满结局了。”江成对张愉说。

  滨海大酒店曾是温岭市滨海镇唯一的综合性规模酒店。近年来,由于经营不善,酒店资金链断裂,拖欠员工工资,连维系基本运转的水电费都无力支付,最终被强制停水停电、关门歇业。2023年8月,因拖欠150万元租金,酒店被起诉至温岭法院。

  案子事实清楚,当事双方也没有什么争议,可张愉受理案件后却犯起了愁。“当时江成告诉我,酒店名下只剩一些家具、设备,还拖欠了上百名员工3个月的工资。”张愉回忆,按照常规流程,租赁纠纷判决后,这些财产将被拍卖,酒店基本要面临破产清算的结局,且家具、设备等物件零散拍卖预计价值将大幅缩水,恐怕连员工工资等都难以保障,“这困局绝非一纸判决能解。”

  在接触原、被告过程中,张愉了解到,原告新锦记大酒店也是深耕本地酒店业的行家。有没有可能通过“同业整体转让”,由新锦记“接盘”救活酒店?张愉盘算着,如果新锦记能一揽子收购滨海大酒店的全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滨海大酒店所承载的经营实体、就业岗位和客户基础这些宝贵“内核”就能得以完整保留,原告也能以相对合理的成本快速获取成熟的经营资源,可以说是多赢的结局。

  设想虽好,但要让各方达成共识,并不容易。滨海大酒店的股东们担忧资产被“贱卖”,而新锦记也对接收员工的管理成本、酒店的隐形债务心存顾虑。

  为了摸清“家底”,张愉带着团队对酒店进行了细致的“审计”——核查财务报告、银行明细等,逐一清点设备并登记造册,同时查询执行董事、股东等涉诉情况,研判债权债务规模。“根据资产清单和市场询价分析,整体转让的价值远高于清算。对新锦记来说,拍卖酒店资产能拿回的租金,也远不如长远投资划算。”调解会议上,张愉用客观数据为各方分析了利弊。

  最终,经过多轮艰难磋商,各方终于在2023年年底签订了协议:新锦记放弃150余万元租金,并以88万元的价格一揽子收购滨海大酒店的全部资产,整体接收并保障自愿留任的员工岗位和薪资。

  2024年,所有交接顺利完成。拿到收购款的第一时间,江成第一时间还清了拖欠的20万元员工工资。新锦记投入资金翻新升级,新品牌佳禧大酒店正式挂牌营业。

  “原来合作的客户基本都续上了,前一阵滨海葡萄节,酒店都是满房。”据佳禧大酒店新任经理介绍,新酒店开业后,超过90%的原员工选择留任。基于原有团队和客户基础,酒店业务几乎“零震荡”平稳过渡,如今客流量稳步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