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可薇 通讯员 童奔
本报讯 “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人从牙膏底部挤,有人从中间挤吗?”近日,在浙江省第五监狱的思政课上,民警胡崇元的“挤牙膏理论”,让许多罪犯陷入思考。
这名从警38年的老警察,用这个生动的比喻告诉罪犯:差异不是矛盾根源,理解才是相处之道。
作为全省监狱系统首批教育改造专家,胡崇元总结多年经验认为,共情是心理矫治的关键。一名因替父出头重伤他人的罪犯回忆:“胡警官先理解我的愤怒,再用法律让我心服口服。”
时间拨回到1995年,胡崇元通过相关测验,发现一名罪犯“自卑感”指标异常,“5分以下是正常的,但是他测出来有10分。”他立即提醒监区要重点关注,最终在深夜及时阻止了该犯的过激行为。“那次经历让我确信,心理矫治真的能救命。”胡崇元回忆。
30年来,胡崇元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焦点解决等技术,筛选、缓解、解决罪犯心理问题。他主持的“胡崇元工作室”已成为监狱教育改造品牌,承担多项调研课题。此外,胡崇元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编写《近代浙江监狱历史研究》,曾获评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
胡崇元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案例,主讲的《国旗、国歌、国徽》系列讲座,成为监狱思政课标杆。此外,作为金华市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委员,他还为武警部队、学校企业提供心理服务。
“每个灵魂都值得被唤醒。”如今,胡崇元每天穿梭在监区,用专业与温度,继续着他的“心灵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