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法童行”开启钱塘江法治文化带探索之旅
日期:07-03
本报记者 徐新怡
通讯员 陈晓璐 周国宏 许晓燕
本报讯 一条钱塘江法治文化带,串联起望江宪法公园和7个法治驿站;17名“小先锋”,踏上普法研学的奇妙旅程。7月2日,夏日的晨光洒在钱塘江畔,一群身穿“尚小法”队服的身影,在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三桥驿集结。由杭州市上城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普法办联动沿江街道及浙江法治报共同打造的“尚法童行——钱塘江法治文化带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浙江省“法育青蓝”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中杭州市的重要举措,首批“研学先遣队”队员在浙江浙法传媒集团“法姐姐”公益服务队志愿者的带领下,“探秘”沿江法治驿站,开启一段奇妙的学法之旅。
三桥驿站前,孩子们通过“爱的抱抱”游戏迅速组队,并领取了钱塘江法治文化带手绘打卡地图——全年集齐4个法治驿站的印章就能兑换吉祥物“尚小法”周边。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研究起路线,法治研学之旅在江风轻拂中启航。
走进三桥驿,望江司法所所长周国宏以“法律明白人”的身份讲解身边的案例故事。“骑电瓶车应该戴头盔!”一个4年级学生反应迅速,指出了漫画案例中的“风险隐患”,其他孩子也踊跃抢答。随后的漆扇制作环节同样气氛热烈,“我这个色彩搭配真是绝了!我要把它放在我的书桌上。”孩子们举着自制的“尚法童行”漆扇,兴奋地向同伴展示。
第二站望江宪法公园,“小先锋”们挺直脊背,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宪法宣誓,“维护宪法权威”的童声在江畔回荡。
到达紫阳街道吟潮驿后,“法治快闪课堂”瞬间点燃思维火花。“法姐姐”志愿者——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璐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随后的“法律词汇猜猜乐”更掀高潮,一个男孩摸空气胡子比划“包青天”的动作引发全场爆笑。欢笑声中,孩子们亲手压制法治主题徽章,别上背包。
活动尾声,孩子们通过参与各种互动赢得的法治小礼品塞满了背包,收获满满。“你们下次活动是什么时候?我们还要参加!”一位随行的家长说,“在游戏中学习法律知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未来五个月,钱塘江法治文化带其他的5个驿站,将按月推出更多内容的主题研学活动,欢迎大家报名参加。”上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向更多孩子发出了邀约,“我们希望通过上城区教育局的‘淘活动’平台,推出系列‘尚法’研学,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让孩子们在法治文化的浸润中,成长为法律的传播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