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的规范化执法这样练成
日期:06-20
本报首席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何蓉娜 陈晓青
“我是派出所民警,请停止打架行为,否则将使用警械。”一面数字大屏前,民警蹲着马步作劝阻状,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被红外感应、语音识别等技术捕捉,实时反馈在大屏幕上。
这里,是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分局全员人才警务训练中心。近日,民警正在进行针对性训练——“烧烤摊打架”的警情模拟处置现场。
支撑这一模拟训练的,正是秀洲公安在全省首创的情景式执法练兵系统,它开辟了“贴近实战、身临其境、智慧练兵、高效体能”人才培育新路径,全方位提供“教科书”式执法示范。
据悉,秀洲公安从派出所、法制、办案警种、科创中心等多个部门选拔成员,组成专业的研发团队,针对基层执法中需要提升的环节,细化打磨包括接处警、人身检查、执法安全、纠纷调解、审讯、追赃等28大类131门课程。
“我们和群众接触的机会多,时常面对各类突发情况。”新城派出所骨干民警王任栋为研发团队成员,他将自己处理过的各类警情转化为情景课程,并在一次次试用中优化每个环节。
中心设在新城派出所,“理论知识学测区”的四块电子屏装载着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等学习资料,“有声图书馆”则收录多名资深刑警总结归纳的《刑事案件易错提醒》《侦讯模式实操指南》等课程……中心的九大功能区,为每名学员匹配到自己的“专科老师”,最大限度缩短民警的适应期和成长期。
与此同时,秀洲公安分局借助沉浸式、交互式和推演式等训练模式,让学员从“说、看、动”等多维度感受执法执勤办案的各个细节。
在“VR实景训练区”,学员完成拔枪、上弹夹、上膛、隐蔽前进、360°观察敌情直至一枪命中的整套警务战术动作,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执法练兵系统通过红外感应、声控捕捉和动作识别等技术,实时记录分析学员的每个动作和语言表达,生成训练评分。
对于社招新警方懋东而言,训练系统帮助他实现了从“碎片化”学习到“结构化”掌握的转变。“打开警务通手机,上面搭载的执法练兵APP,能随时给予专业辅导。”从派出所到各个部门,从办公室到执法一线,学员还可以通过执法练兵APP网上阵地随时随地就近练兵。
据悉,目前情景式执法练兵系统已在嘉兴全市推广,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浙江警察学院纳入教学体系,并成功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入选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