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解纷新路径
  通讯员 郭佳琦 毛蒙敏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妇联与吉林省妇联一行赴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海门派出所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椒江区妇联入驻联调中心的家事纠纷调解模式及省级金牌调解室的创新实践。
  针对传统婚恋纠纷调解存在的“力量分散、专业不足、跟进乏力”等突出问题,海门派出所联调中心依托“警调衔接”机制,整合街道、律师事务所、妇联等部门资源,构建了“矛盾排查—预警介入—多元调解—跟踪回访”的“4+3+N”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社区走访、警情回溯动态收集社情民意,对人身损害、婚恋纠纷等风险实现“早发现、早干预”,4名老民警、3名专职调解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细分领域的11名公益律师及其他专业人员可由群众“点单”助力调解。2022年至今,联调中心多元化解矛盾1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98%。
  引入专业心理干预手段是海门派出所与椒江区妇联携手成立婚调工作室的一大亮点。创新推出“驻点专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社会力量”模式,专设解压区、展示区和调解区,为家暴受害者提供法律支援、心理疏导及紧急庇护,实现“对症下药”,让调解真正触及当事人内心,提升调解效果。2025年以来,仅家庭情感纠纷一类已成功化解40起,一季度家庭感情纠纷报警数同比下降25.8%,回访满意度高。
  同时,联调中心采取“互联网+调解”形式,把调解服务向基层神经末梢延伸,接入浙里办“家事纠纷化解”线上平台,群众在线获取婚姻辅导课、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推动家事服务“一站式”上报,“手指尖”解决。
  “我们不仅要化解矛盾,更要修复关系、预防复发。”海门派出所所长盛建军表示。海门派出所婚调服务站通过机制创新、专业赋能与温情服务,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温情稳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