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跟着11岁萌娃去巡逻,听小喇叭吹响“大平安”

日期:05-29
字号:
版面:000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南苏

  本报讯 “各位居民,遵纪守法,文明出行,提高警惕,提防诈骗,共同守护平安家园。”5月27日傍晚,清脆的童声从扩音喇叭里传出,在杭州市拱墅区湖墅街道双荡弄社区里循环播放。“听,是小泠然来了!”正在进行垃圾分类的社区志愿者金阿姨抬头告诉记者。

  他叫许泠然,是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11岁。每周二晚6点半,他都会穿着“墅小红”红色马甲准时出现在社区主干道。此刻,他手握扩音喇叭健步向前,眼睛像探照灯般扫视着绿化带和楼道口。“看!这儿藏着块‘牛皮癣’!”突然,他一个箭步冲向楼梯转角,踮起脚“刺啦”一声,一张小广告应声而落。

  作为双荡弄亲子家庭志愿队队员之一,有着两年半“队龄”的小泠然已经有了“职业敏感”——哪栋楼的报箱旁易被贴小广告、哪个拐角常出现电动车违停,甚至不同季节小广告的张贴规律,他都“门儿清”。

  “每次撕小广告,我都是又生气又高兴。”小泠然把撕下的小广告往身上一贴,神情严肃地告诉记者说,“有些写着‘低息贷款’的可能是诈骗,早发现一张就能少一个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上当。”“他有个习惯,每次巡逻都把撕下来的‘小广告’贴在身上,就像盖章打卡一样。”一旁的泠然爸爸掏出手机,给记者翻看泠然贴满“牛皮癣”的照片。

  2020年5月,双荡弄社区招募热心社区治理、关心社区治安的居民群众家长以及青少年小朋友,组建了一支社区亲子家庭志愿队,日常承担社区每天晚上的平安巡逻工作,并积极参与社区的为老助老、垃圾分类、文明劝导、家庭教育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热心公益,这与我们家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两年多来,我们风雨无阻陪他一直坚持下来。”泠然爸爸说。

  “每晚6点到8点,几十户家庭接力巡逻。”双荡弄社区副书记周建芳告诉记者,社区制定了亲子志愿服务管理守则以及服务排班表,按计划有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户家庭一般每周会轮到一次。”

  “把这三张小广告交到社区,今天的巡逻任务就完成了。记者阿姨再见!”暮色降临,小泠然牵着父亲的手渐行渐远,喇叭里的平安提示仍在社区回荡。这道“小手拉大手”的风景,已在双荡弄社区持续了5年,亲子家庭志愿队已从最初的9户增长至目前的85户,队员超过300人,已开展平安巡防等志愿活动1500余次,成为了双荡弄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