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社会工作部融媒体中心 郑晓巧
通讯员 应琼慧
“孩子们,试着用皮肤尝一尝阳光的温度,用耳朵喝一口风的味道……”近日,“乡村童话师”、著名儿童诗作家雪野,带领宁海县力洋镇中心小学30余名学生走进力洋镇小青村精品橘园,开展原生态儿童诗创作教学。
橘园中,雪野弯下腰与孩子们轻声交流。在他的引导下,徐子衿用稚嫩语言描绘观察所得:“白蝴蝶和阳光躲猫猫,白蝴蝶躲在白白的橘花堆里,阳光根本找不到……”母亲当场为她记录诗句。雪野翻阅孩子们的作品感叹:“童诗是土壤上开出的花朵。这些文字虽稚嫩朴实,却充满生命力,会呼吸,能走进读者内心。”
这场“童诗田野课”,源自雪野发起的“乡村童话师——儿童诗美育志愿服务项目”。2018年,拥有30年儿童诗创研经验的雪野回到家乡力洋镇,创立“儿童诗研究中心”。团队发现儿童诗以低成本、低压力、高自由度特性契合乡村美育需求,同年5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目前,团队汇聚高校教授、特级教师、诗人等50余名志愿者,通过“鉴赏、创作、表达、分享”四步法激发乡村儿童诗歌兴趣。
志愿者们带着孩子观察植物生长、聆听鸟鸣虫唱、触摸石头形状,以“每日一诗、每周一课、每月一田野课堂”等形式开展教学。6年间,项目组建立儿童诗教学基地及子布童诗社,助力力洋小学学生创作千余首作品并发表于全国刊物,服务乡村儿童超3.6万人,培育核心志愿者500余人,带动上万名乡村教师参与诗教推广。
9岁的陈孝佑曾沉默寡言,参加童诗课后逐渐打开心扉。在志愿者鼓励下,他如今能主动表达创意想法。项目还催生系列成果:“盖苍山杯”全国校园儿童诗大赛永久落户力洋;重庆出版集团《华文童诗》编辑部在此设点,公众号粉丝超10万;印有盖苍山诗句的明信片传遍全国;力洋古村变身“中国童诗村”,接待数万访客。
这几年,儿童诗就这样走进了央广网、潮新闻等数十家主流媒体,雪野获得“浙江好人”等荣誉。去年,“乡村童话师——儿童诗美育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宁波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