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温州刑警杨国强亮相中外记者见面会

日期:05-28
字号:
版面:000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首席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翁一芳

  5月26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公安系统先进典型代表出席并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本次见面会主题是“弘扬公安英模精神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我省公安民警杨国强作为5位公安系统先进典型代表之一受邀出席见面会。

  刚从境外反诈一线回国的杨国强,面对记者掷地有声地说,“刑警是立在黑暗和光明之间的一堵墙,我们立在那里,老百姓的安全就在那里。”话音未落,现场快门声此起彼伏。他胸前的奖章熠熠生辉,默默诉说着他从扫黑除恶的雷霆行动,到反诈前沿的数字攻防,再到跨境追凶的生死战场的经历。这一刻,他用热血铸就的忠诚,在闪光灯下定格人民公安的使命担当。

  穿越火线的“正义远征”

  2023年8月,温州公安机关受命侦办明家犯罪集团案。作为专案组核心成员,杨国强身先士卒,带领民警夜以继日投入侦查——那段时间,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是常态、一两个月不回家成了“标配”。

  随着调查深入,明家犯罪集团等四大家族的累累罪行逐渐暴露:以诈养兵、暴力管控……2023年10月20日,武装人员在转移涉诈人员时开枪射击,4名中国同胞倒在血泊中,惨状令全体专案组民警义愤填膺。

  “犯罪嫌疑人、犯罪地点、犯罪证据全在境外,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杨国强坦言。面对战区通行管制、通讯中断、流弹地雷交织的复杂局势,在中缅执法合作大框架下,他们与缅甸警方成立联合调查组,多次穿越火线赴境外勘查,带回大量物证、书证。

  历经14个月侦办,专案组搜集固定证据1.5万余份,串并案件上万起,仅诉讼卷宗就多达1100余册,构建起完整严密的证据链条。

  “作为亲历者,我深知这一路的艰辛。”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七大队大队长林介森回忆,“杨国强面对的不仅是复杂的犯罪网络,更有生命安全的威胁。但他从未退缩,这份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所有参战民警都深受鼓舞。”

  正如杨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这是一场正义的远征,侵犯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虽远必诛”。这也是中国刑警的铮铮誓言。

  荡涤黑恶的“出鞘利刃”

  见面会上,杨国强胸前的全国公安机关二级英雄模范奖章折射出耀眼光芒。“这枚奖章属于整个温州刑警团队,是刑警精神代代传承的见证。”杨国强说,奖章背后是那段与黑恶势力殊死较量的峥嵘岁月。

  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响,作为温州鹿城公安刑侦骨干,杨国强第一时间投身扫黑战线。

  在一次辖区排查中,杨国强发现,辖区某市场繁荣景象背后,有一股黑恶势力暗流涌动。于是,他带领团队经过多日的走访、蹲点,逐渐锁定了一个以注册公司为幌子、通过洗白身份获取经营许可、长期垄断区域货运快递业务、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巧立名目非法敛财的犯罪团伙。

  杨国强组织专案组通过一系列的外围走访和秘密侦查,摸清了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和犯罪证据,并于2019年7月突击收网,抓获主犯刘某等14人。此后半年多,他持续深挖案件,彻查“保护伞”,累计侦破关联案件109起,最终将21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绳之以法,彻底摧毁这一黑社会性质组织。

  “侦办每一起案件都是光明与黑暗的殊死较量,为了胜利,往往需要熬红眼睛、费尽心思,甚至豁出性命。”杨国强的同事李明豪回忆和他一起战斗的情形时这样说。正是有着这样的精神和担当,杨国强牵头侦破了一大批重特大涉黑涉恶案件,成为温州公安系统当之无愧的“扫黑先锋”。

  从警24年来,杨国强还积极参与了命案积案攻坚、“团圆行动”等重大战役,率全省之先打掉“套路贷”犯罪集团,以全链条打击技战法侦破部督网络贩枪专案,更在打击周焯华跨境赌博犯罪集团专案等一系列大要案中勇挑重担。

  2015年,他经过连续6天的奋战,将被拐卖的男婴送还孩子母亲怀抱,当时孩子妈妈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那一刻我真心觉得,再苦、再累、再难都值得”。

  “我愿做冲破黑暗的那道光。”杨国强发自肺腑地说。这束光里,不仅有他24年如一日冲锋在守护正义最前沿的身影,更凝聚着千万公安民警以身为墙、阻挡黑暗的共同信仰,这是刑警精神的代代传承,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滚烫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