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当事人情绪崩溃,法官搬来“救兵”
日期:05-20
通讯员 钱塘法
本报讯 当婚姻走到尽头,双方走上法庭,面对情感几近崩溃的当事人,法官该怎样才能安抚好双方情绪,最终促进纠纷化解?杭州市钱塘区法院“五心”港湾工作室的法官们在最近的一起案例中找到了新解法。
张女士与李先生于2018年结婚,一年后生下儿子。因为工作原因,张女士带着儿子在舟山居住,而李先生则居住在杭州。每隔几月才团聚一次的相处模式,使得夫妻感情逐渐变淡。2024年8月,张女士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同时提出儿子的抚养权归自己。
经过查看证据、询问双方和孩子意见,钱塘区法院民一庭负责人、“五心”港湾工作室领衔法官刘承娜认为,双方的感情已濒临破裂,和好几乎不可能。多番沟通中她也发现,张女士的情绪非常差,“她工作压力很大,生活又不顺心,听到李先生不同意离婚,她一度非常崩溃”。
刘承娜认为,通过调解方式缓和矛盾并争取协商解决,是最优路径。于是,她将双方约到“五心”港湾工作室,并为本案定制了调解思路——她作为审理法官,从相关法律规定出发为双方解“法结”,同时邀请工作室特聘的心理教育学专家开展心理疏导解“心结”,并请巾帼志愿者到场协助调解和安抚情绪,争取达到“事心双解”。
专家和法官在心理抚慰室内,通过引导调整呼吸、倾听宣泄、言语开导等方式帮助张女士放松情绪、排解压力。而志愿者也劝说李先生以孩子的利益为先、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在财产分割和债务承担上作出适当让步。经过一上午的调解,双方最终同意离婚,除房子和房贷归李先生以外,其他债务各自负担,李先生支付张女士补偿款12万元。考虑到儿子已习惯并愿意跟随母亲生活,双方同意暂时归张女士抚养,就李先生探视的细节问题也一一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