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法之力为一流营商环境添“法”码
日期:05-20
通讯员 滕腾 许露雨
“杭州在册市场主体数量突破200万、企业数量突破100万,全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居第4位”,市场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创业创新活力得到充分激发释放,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背后离不开司法的有力保障。2024年,杭州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部署推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6.0版,推出25项增值化司法服务举措,为杭州“挑大梁、当头雁”提供法治底气、增添司法动能。
提效率,
高效化解商事纠纷
解决3件总标的额高达1亿元的买卖合同纠纷,要花多长时间?2024年5月,在杭州律谐调解中心专职律师调解员江晴芳的主持下,某实业公司与浙江某科技公司的3起买卖合同纠纷通过市场化调解的方式,9天之内得到解决!
杭州以公益调解为托底,大力推进市场化调解机制试点提质增效,通过市场化调解激活律师等专业法治力量,促进商事纠纷高效化解。到2024年底,杭州市场化调解工作布点已增至177处,累计化解纠纷11.16万件,为当事人节省纠纷解决成本8.93亿元,调解成功率从试点前的26%提高到42.34%,试点成果入选国务院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典型经验,被纳入《杭州市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商事纠纷多元预防和高效化解有了“杭州智慧”。
同时,杭州法院持续推进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与税务、综合行政执法等331家单位建立执行高频事项协作机制,聚力财产查控、失信联合惩戒、不动产司法处置、打击拒执行为等,实现执行协作数字化、高效化。
2024年11月,杭州中院向社会发布《杭州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商事审判白皮书》及十大典型案例,以优质司法裁判引领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彰显安商护企的法院作为。
促创新,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聚焦打造“数字经济司法保护示范地”,杭州法院通过审理不同类型数据案件,不断“以裁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助力杭州“数字经济二次攀登”。某科技公司通过运营交易平台“轻抖”,为流量需求方发布需求任务,“接任务”用户伪装成正常用户完成刷量,人工制造虚假点击量和关注数量,干扰平台流量分配机制,被杭州法院判决属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400万元。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轻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
鼎升机械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但近年来受担保债务影响陷入经营危机,于是主动寻求司法纾困解难。为助力先进制造业提质升级,杭州富阳法院通过“预重整+重整”有序衔接,32天高效实现重整,公司破产不停产,成功保留160余名员工的工作岗位,各项营收数据创历史新高。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2024年12月,第三届长三角金融司法论坛在杭州举行,沪苏浙皖五家法院齐聚一堂,发出《以高质量金融司法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倡议》。“杭州法院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主动融入金融治理格局,金融司法效能不断提升。”杭州中院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
做好金融司法,保护投资者权益势在必行。杭州中院研发了“凤凰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智审系统”,集权利申报、智能评估、损失核算等功能于一体,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降低了投资者的诉讼成本,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让投资者权利实现驶入快车道。
解难题,
护航企业全生命周期
“有了这份说明函,我们终于‘有嘴说得清’了!”某涉诉生物医药企业代理人在收到杭州钱塘法院发出的企业涉诉信息说明函后激动地说。近年来,不少企业涉诉信息被第三方抓取,尽管涉诉事宜妥善处理完毕,仍然被打上“有纠纷”的标签,影响到企业对外经营活动。杭州法院建立为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机制,迭代律师调查令“一件事”应用场景,持续推进涉企司法服务“一类事”综合集成改革。这是杭州法院以需求导向、让司法增值服务走精走实的一个缩影。
破产企业到底值不值得挽救?杭州临安法院研发“企业挽救价值估值系统”,助力法官找到更加科学精准的答案。系统试运行以来,成功挽救小微企业22家,化解债务32亿元,盘活土地近200亩。2024年底,该系统在杭州全市推广。
破产,不破不立。杭州坚持“企呼我应”,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效能,为企业在发展上解忧、政策上解惑、帮扶上解渴。2024年,杭州法院审结破产案件887件,16家企业重获新生,871家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化解债务553亿元,盘活账面资产182亿元,释放土地面积4542亩,安置企业职工6171人。
针对房地产领域风险,杭州法院积极参与、协同处置,助力“保交楼”“保交房”,通过司法确认、示范性判决等化解相关纠纷1万余件,保障风险房企交付房屋4.1万套。杭州余杭法院、建德法院创新瑕疵房产项目“容缺登记”,破解破产房企遗留项目竣验办证难题,托起业主“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