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法治“工笔画”融入发展“大写意”

日期:05-15
字号:
版面:00001版: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朱蓓蓓

  本报讯 为更好地汇聚长三角法治媒体资源、形成法治媒体宣传合力,从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5月13日至16日,来自沪苏浙皖4家法治媒体的记者和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新闻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一起走进安徽马鞍山,开展以“徽风皖韵 善治长江”为主题的系列采风活动。本次活动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主办,马鞍山市委政法委、安徽法治报社承办。

  “徽风皖韵”,是安徽独特的文化标识和精神象征;“善治长江”,是安徽对长江保护与治理的庄严承诺和坚定行动。马鞍山,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是谢朓笔下的“山水都”,亦是李白钟爱的“终老地”。这座刚柔并济的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一“马”当先,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

  活动期间,采访团将走进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江宁—博望一体化社会治理中心、当涂县公安局奥克斯综合警务站、马鞍山市公安局花山分局塘西派出所、安徽工业大学东校区夜市排档、马鞍山市雨山区综治中心、雨山区人民检察院、含山县凌家滩文化遗址等地,探访马鞍山无证明城市建设、见证长江大保护成效,用全媒体、全平台呈现马鞍山在浩浩江水润泽滋养下积淀的丰厚法治底蕴。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洪波指出,马鞍山历史悠久,文脉流芳,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新时代,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白菜心”,马鞍山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书写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长三角法治传媒研究院秘书长彭广余表示,当法治的笔锋遇见奔腾的长江、当媒体的责任碰撞时代的呼唤,长三角法治媒体将以此次采风为新的起点,共同书写属于法治中国的“长江万里图”。

  “此次采风活动既是长三角法治媒体以媒体力量见证并参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民主法治实践,也是马鞍山市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的一次成果检验。”启动仪式上,马鞍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彰德希望媒体记者用战略眼光剖析长三角政法协作中马鞍山作为安徽“桥头堡”的独特价值,期待通过笔触和镜头,让马鞍山法治建设的“工笔画”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