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许梅 通讯员 孙青颖 周涵睿
本报讯 5月,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采购旺季。在商贸城四区采购商服务中心,义乌市检察院联合外事办、商城集团,为来自12个国家的60余名外商举办全英文涉外法律讲座,聚焦跨境贸易法律风险防范。
义乌与233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年均接待境外客商近600万人次。活动中,检察官通过“合同诈骗”“品牌仿冒”等真实案例,详细讲解知识产权保护、合同风险防控等法律知识。
“产品被抄袭如何维权?”“如何鉴别授权书真伪?”互动环节,外商接连提问,现场秒变法律咨询会。同时,工作人员同步发放英语、阿拉伯语、韩语、俄语等语言的法律手册,并推出“普法学习积分卡”,参与4次活动可兑换专业法律服务,外籍客商们纷纷给出好评。
近年来,义乌市检察院主动融入涉外法治大协同格局,立足区域发展特色,全力打造涉外检察法律服务品牌。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涉外案件办理、优化营商环境、保障跨境贸易等四个方面,该院已出台加强涉外检察工作护航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16条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