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温州市“平安浙江文化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温州市委政法委邀请全市“90”“00”后政法青年干警讲述基层治理故事,今天分享第四个故事。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西郊人民法庭
法官助理 林典 口述
温州政法融媒体中心 叶戋 整理
在西郊法庭办公室里,胡蓓蓓法官的办公桌一直被卷宗填满。初来乍到的我常在整理文件间隙,望着她在调解室与审判庭之间匆匆往返的身影,满是好奇与向往。直到亲身参与那起劳动纠纷案的调解,我才真正领悟到调解中情与法平衡的精妙。
小安(化名)是一家网约车平台合作公司的员工,工作对接司机时遭辱骂,平台仅将司机封号一天。小安认为公司没有起到保护员工的责任,并投诉平台存在不作为情况,后平台和公司的合作暂停,公司以严重失职和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为由解聘了小安。案件移交到鹿城法院西郊法庭时,双方已剑拔弩张。
夜晚的西郊法庭格外安静,胡蓓蓓法官挑着灯与我共同翻阅案卷,分析道:“劳动纠纷的本质往往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双方都需要被看见的诉求。”
次日,她先把公司代表请到调解室,“平台暂停合作其实暴露了咱们内部风险应对的短板。如果有完善的员工保护制度,明确员工履职时遭遇人身攻击时的处理流程,既能留住人才,也能避免合作方对公司管理能力的质疑。”
说着,她便拿出我们整理的《助企便民工作手册》,翻到“员工履职安全保障”部分,“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归属感,当员工知道公司会为他们撑腰,工作起来才会更有底气。”
面对情绪激动的小安,胡蓓蓓法官则切换成倾听者。她递过热茶,等小安平复心情,才聊起从公司代表言语里捕捉到的细节,“事情发生后,公司曾将你调岗到另一个站点,那个区域的司机投诉率是最低的,当时负责人在调动申请里写着‘保护员工身心健康’。或许沟通上有误会,但公司并非完全无动于衷。”
最终的和解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双方已无合作基础,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公司支付小安98000元经济赔偿金,并承诺建立员工保护制度。
看着双方握手的剪影,我忽然明白,胡蓓蓓法官的调解艺术从来不是“和稀泥”,而是像庖丁解牛般找准矛盾的关键,平衡情与法——既让企业看见管理的重要性,也让劳动者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调解的良方,是治已病更要防未病。”这份教诲,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