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平安建设的“主角”

日期:05-12
字号:
版面:00001版: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高敏 见习记者 蓝昕宇

  通讯员 方怡鸿 程绍亮

  随着画轴徐徐展开,“在湖州感受中国之治”的图景跃然眼前。近日,“平安守‘湖’ 同心筑梦”2025年湖州市平安文化周暨吴兴平安文化体验展,在湖州市平安实训基地举行。活动由湖州市委政法委、吴兴区委政法委联合浙江浙法传媒集团、湖州市平安实训基地、浙江浙法传媒集团“法姐姐”公益服务队共同开展。

  多年来,湖州市持续擦亮平安底色,平安湖州建设叠彩纷呈,矛调工作、“德清嫂”、“平安大姐”、生态警务、“1+N”平安法治平台等一系列创新实践获得省级甚至国家层面的肯定荣誉,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城市”等称号。在今年全省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湖州连续第18年获评“平安市”,成功捧回“二星平安金鼎”,平安成为湖州最鲜明的底色。

  此次活动在湖州主城区吴兴区举办,旨在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全媒体展示21年来湖州平安建设的实践成果,传播“在湖州感受中国之治”的精彩故事,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我们将以本次‘平安文化周’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持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平安要义和治理智慧,以‘平安大姐’‘吴美丽工作室’等具有区域特色、文明风尚的治理新载体、新品牌,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吴兴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沈国强在致辞中表示。

  击倒“诈骗套路”、用拼图拼出绿水青山、在答题中学习反邪教知识……现场,由吴兴区各平安建设成员单位结合自身特色设置的17个平安主题宣传展位,分布在平安实训基地的室内户外,吸引大量市民互动打卡。

  在“安全生产护航站”前,吴兴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手持救援绳,向市民示范火场逃生时绳索打结技巧。“卷结打法要诀是绕、穿、拉!”演示完后,不少市民跃跃欲试,消防员手把手指导。“关键时刻,这个技能能救命。”前来参观的吴大爷说。

  “学校老师能否以惩罚为由让小学生放学后留校超过1小时?”“如果同学偷看你的隐私日记,他侵犯了你的什么权利?”由吴兴区检察院支起的“星光未检事务所”展位前,摆放着一个大大的彩色转盘,写着十余个与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问题。6岁的亮亮答对题后,拿着赢来的奖品欢呼。

  室内展区,浙江浙法传媒集团“法姐姐”公益服务队的志愿者,带领40余名吴兴区第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参观“校园安全特训营”“食药安全侦察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知识培训课。 (下转2版)

  (上接1版)

  “床上不能缠绕电线,会引起火灾”“坐校车时不能把手伸出窗外”……在二楼的“校园安全特训营”中,同学们体验校车、宿舍、教室等模拟场景后,争当“火眼金睛超人”,踊跃举手抢答。“非处方药不能放在保健品区域”“生食和熟食不能放在一起”……转场到三楼的“食药安全侦察科”,同学们又秒变“食安侦探”,纷纷指出食品药品安全隐患。

  当日现场还举办了一场平安文艺演出,八里店派出所的民警朱辰寅用幽默诙谐的反诈脱口秀,揭露诈骗套路;湖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反邪教社团的8名学生用节奏明快的反邪快板,普及法律常识;八里店镇沈根法艺术团的传统说唱将气氛推向高潮。

  “既能看演出学知识,还能参加活动领取平安小礼品,这样的活动接地气、有温度。”参与活动的市民张女士这样说到。

  据悉,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展的形式宣传推广平安建设工作,通过“平安文艺演出”和“平安文化体验展”两大形式,让群众在互动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各政法单位在平安建设中的职能与取得的成果。

  “平安建设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群防群治、共建共享是平安湖州最大的底气。今天我们以平安守‘湖’、同心筑梦为主题,用实训基地的沉浸式体验、让每一位市民成为平安建设的‘主角’,在互动中感悟责任、在参与中凝聚共识,不断推进平安建设共建共治共享。”湖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傅文虎说,“接下来,湖州将聚力打造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示范区,为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筑牢平安‘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