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出发大厅(2月20日摄) 新华社发
冬去春来,古都西安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运营,其内部的博物馆同步亮相,惊艳全网;城市科创产业提速升级,“西安科技”开出一路“繁花”!
机场新景全网刷屏
“西安处处是宝藏,航站楼里竟建起了博物馆!”2月20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网、央视新闻、央广网、中国日报网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发布运营消息。其航站楼内西部机场博物馆同步亮相,作为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里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在网友的惊喜声中,火速刷屏。
2月20日新华网报道称:作为国内首座以“T5”命名的航站楼,其总建筑面积达70.55万平方米,超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现有T1、T2、T3航站楼的总和。
“历时3年多建设的T5航站楼正式运营,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需求。”人民日报文章介绍道。
T5航站楼的文化元素及西安特色一经亮相,吸引多家媒体目光:新华社《在国内首座T5航站楼开启文化之旅》、中新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运营 楼内博物馆同步“亮相”》、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机场扩建,发现几千座古墓!于是在原地开了家博物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文章介绍说:“展出的文物以西安机场历次建设出土的文物为主。”
科创热土“繁花”缤纷
新的一年,西安科技创新再提速。
2月21日,中新网推出《西安科创企业聚力 千年古都迸发绿色经济新活力》报道,从科技企业到科技领域,由点及面,展示西安创新发展活力。
2月19日,国际在线《全球AI加速下 看西安经济高“智”量发展》聚焦西安抢抓“智能经济”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益实践。
2月22日,中国日报网《西安:高精尖产业澎湃聚势,科技创新绘就发展新篇》一文,从“创新为翼,无人驾驶绘就水域蓝图”“智慧作笔,绿色电力勾勒能源新篇”“技术架桥,飞越成果转化‘死亡之谷’”等方面,展示西安高精尖产业加速集聚,科技创新多点开花的可喜成果。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薛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