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智能化水平更高 出境通关时间更短

日期:02-21
字号:
版面:03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T5航站楼外景 首席记者李明 通讯员李宜鹏 摄   2月20日0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2月20日0时7分,从喀什起飞的中国东方航空MU2204航班平稳落地西安,T5航站楼崭新的廊桥迎来第一批远方的旅客,这意味着新的T5航站楼开始对外服务。   据了解,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是目前国内首座T5航站楼,其面积超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现有3座航站楼的面积之和。T5航站楼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核心,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和国家民航局支持建设的全国民航“标杆示范项目”,也是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    多个“首班”拉开运营序幕   首班飞抵T5航站楼的MU2204航班上,航空爱好者张先生特意乘坐了该趟航班来体验全新的航站楼。“落地之后确实感觉非常不一样,建筑空间通透明亮,设施设备非常新,标识指引也很成熟。”张先生说。   该航班机长杨光在接受采访时也难掩兴奋之情,他感慨地说:“刚才落地的时候感觉特别激动,从T2、T3一直到现在的T5,进出港航班量不断增加,变化可以用惊人来讲,这也展现了西安、陕西的发展速度。”   紧随其后,6时5分起飞的MU6245(西安-泉州)则是T5首班国内出港航班,家住西安的李同学最近想趁着寒假的末尾出去旅行,于是就购买了去泉州的机票。“大概一个月前,我看到了机场T5航站楼要投运的信息,今天能见证机场的新发展,我觉得非常有纪念意义。”李同学说。   “相比T3航站楼,T5航站楼更宏伟,配套设施更齐全,智能化水平更完善,旅客便捷度也提高了。”李同学说,“以托运行李为例,在T3过安检时需要人工核验证件和登机牌,手动盖戳,而T5航站楼已经全部自动化了,以前至少要花3分钟,现在只需要十几秒钟,非常便捷。”   当天8时许,东航MU593(西安-东京)作为首班出港的国际航班,承载着“空中丝路”联通世界的使命腾空而起,标志着西安国际航空枢纽辐射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服务从旅客需求出发   机坪上,飞机起落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恢宏大气的T5航站楼内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在三层值机区域,旅客井然有序地排队办理手续,自助值机设备旁也有志愿者为旅客提供操作指导。在行李托运柜台,仅高出地面5厘米的下沉式行李输送机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旅客轻轻一推就能把行李放置在输送带上。航站楼内的各个问询柜台特别采用了低位设计,更方便旅客进行沟通交流。   “T5航站楼还为特殊旅客提供多种便捷服务,问询台内配备有轮椅、手写板、扩音器等服务设备,在T5航站楼各入口处安装有招援电话按钮,老人或行动不便旅客一键即可联系工作人员,我们将及时响应旅客需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站区管理部旅客服务科副经理李佳桐说,T5航站楼及综合交通中心各区域共设置了118间母婴室;在国际和国内出发层安检后的问询柜台处,设有多个爱心摆渡车乘车点,旅客可乘坐招手即停的摆渡车前往登机口候机。   “请问从T5怎么去T3呢?”旅客宁先生将乘机前往广州,得知T5航站楼投运的消息后,他提前来到机场顺路一睹T5的“真容”,在“打卡”多个区域后,准备前往T3航站楼乘机。李佳桐回复道:“机场设置了24小时运行的‘彩虹摆渡车’,串联起T5-T3-T2三大航站楼,为方便旅客识别,在车身印有彩虹喷绘,您可前往一层的512门进行免费乘坐,路上关键点位都有工作人员值守,也能用航站楼电子导航查路线。”   随后,记者也来到摆渡车乘车点位进行体验。记者刚出512门便有一辆摆渡大巴停靠,由于车内地板与站台平齐,登车较方便,车内旅客并不多,约行驶8分钟后便来到T2航站楼213门。乘客上下车后,车辆又行驶约6分钟来到T3航站楼的316门。最终,车辆再行驶回T5航站楼。   出境通关时长压缩40%   T5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后,机场所有国际、港澳台地区航班正式转至T5航站楼运营。“T5航站楼三层的D岛至J岛是出境国际值机岛,机场所有的出境航班皆在此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手续。”西安咸阳机场海关运行控制科科长马建伟说,“为提升出境旅客体验感,将海关监管环节顺势嵌入机场作业流程,施行‘出境旅客托运和手提行李一次过检’业务模式,旅客在进行机场航空安检的同时,海关通过后台实现智能监管,改变了过去旅客先进行海关检查后再次进行安全检查的旧有模式,据初步估算,新模式下,出境旅客通关时长整体压缩40%。”   在D值机岛的行李检查间附近,记者看到了一台标有“中国海关”的长方体机器人,马建伟说:“这是T5最新配备的AGV机器人,共有4台,帮助运输需要开包检查的海关高风险行李,以往则需要人工来搬运。”   “方正”的AGV机器人可提高海关工作效率,而配备了“表情”头显屏幕、触控屏“身体”的执法辅助机器人则可以帮助旅客解答各类政策以及进行辅助翻译。“威宝、威宝,携带哪些物品需要申报?”听到记者的问题后,机器人迅速作出了回应:“在托运行李前如携带超量货币、濒危动植物、文物等特殊物品,应主动完成海关申报……”   “在国际、港澳台出发(A)口一侧,我们设立了进出旅客服务中心,实现‘出境海关业务一站式办理’,主要用于出境旅客申报、离境退税、业务咨询等业务的集中处置。”马建伟告诉记者,出境旅客在完成申报、托运行李后,就来到了海关卫生检疫区域,这里部署着出境一体化闸机,集成了出境旅客身份自动识别、体温监测、核辐射监测等功能,旅客过一次闸就能完成所有海关监测项目,大大提升了旅客通关体验和过关效率。   据悉,整个出境环节,海关与机场采用智能化设备实现了信息连通,经过流程合并和重塑,实现了智慧旅检“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目标。                     记者 冯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