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看冰箱贴如何“拿捏”这届年轻人的心

日期:02-20
字号:
版面:04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各式各样的西安文创冰箱贴   一款名为“马上有钱”的冰箱贴   “哪吒结界兽”冰箱贴爆卖!   亚冬会周边文创“冰火之约”冰箱贴卖断货!   故宫凤冠冰箱贴一“贴”难求   ……   2025年开年,冰箱贴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频频登上文创界热搜榜,堪称当下文创界“顶流”。从景区纪念品到文化IP衍生品,冰箱贴正以更加多元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也撬动着巨大的文创消费市场。    价格亲民 创意丰富   冰箱贴成文创“顶流”   如今走进各大景区、博物馆的文创商店,我们会发现冰箱贴总是占据着店内最显眼的位置。从故宫的凤冠冰箱贴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妞”冰箱贴,这些浓缩了文化精髓的“小小贴片”,不仅价格亲民,而且便于携带和收藏,成为游客们“到此一游”的最佳纪念品。   在小红书App上,一位来西安旅游的网友晒出了自己买到的陕历博彩绘雁鱼铜灯冰箱贴。她告诉记者,这款冰箱贴不仅精准还原了铜灯的古典风貌,还巧妙加入了亮灯设计,是许多冰箱贴爱好者的“必集”款。   据《2024—2029年中国冰箱贴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预测,到2027年,全球冰箱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亿美元。其中,年轻人将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收藏的冰箱贴,并以此为媒介,表达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认同。   “方寸大小的‘磁力贴片’浓缩着文化魅力,几十元就能买到的亲民价格符合年轻人轻量化的消费习惯,更有许多热门影视、动漫、游戏IP与冰箱贴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的购买热情。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冰箱贴时,这种文化载体也具备了社交属性,成为一种社交货币。”西安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丁亮说。   一“贴”难求   靠迭代设计接住“泼天富贵”   曾经,冰箱贴一直是景区里不起眼的纪念品,低价低质常常是大家对它们的第一印象。那么,普通的冰箱贴为何摇身一变成了文创“顶流”呢?这还要从冰箱贴的设计理念转变以及制造工艺的改进说起。   作为旅游纪念品,冰箱贴有其独特优势:价格亲民、满足个性化偏好、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与过去仅以简单图案和文字为主的传统款式相比,如今的冰箱贴在材质上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硅胶和金属,还衍生出陶瓷、木质等材质,主题设计也涵盖了更广泛的文化元素和创意表达。   例如,博物馆售卖的文创冰箱贴多以文物为原型,高度还原复刻的文物种类基本没有限制,大到古建筑、造像,小到陶瓷瓶、书画作品、珠宝首饰,都能够“化身”为冰箱贴。与此同时,冰箱贴的“玩法”也越加丰富:西安钟楼冰箱贴加入开关灯设计、陕历博金饭碗冰箱贴内可以放入小物品、永宁门冰箱贴可以做“开门”效果……   “冰箱贴以其独特魅力深受游客青睐。以我们的冰箱贴产品为例,随着技术进步与设计创新,‘西西’与‘安安’这两个唐风人物的材质从软磁到金属不断丰富,形式从平面到立体持续升级,兼具功能性与创意性,越来越精准地契合了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陕西知名文创品牌“西安东西”创始人李向宇对记者表示。   刮起IP“东风”   西安文创以创意闯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文化IP开始与冰箱贴“联姻”,并取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   例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与之相关的“结界兽”冰箱贴迅速走红。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推出的冬运会主题冰箱贴,也凭借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冰雪元素,成为游客们争相购买的纪念品。   “冰箱贴‘卷’到最后还是‘卷’IP。”李向宇分析指出,如今冰箱贴这一文化载体其实可以反哺IP本身。以“西安东西”品牌下的“唐富贵”举例,唐时有马名富贵——根据这匹有点“肥”的马,“西安东西”随即推出了“马上有钱”“马上有福”“马上有喜”等一系列立体金属冰箱贴、开瓶器等文创产品。   李向宇告诉记者,“唐富贵”系列的冰箱贴在2024年的销售数量高达20万件以上,许多购买此冰箱贴的人一开始并不认识“唐富贵”,他们在收获一枚美观的冰箱贴后才渐渐了解到这匹有点“肥”的马来自于刻在陕西省礼泉县昭陵石屏上的“昭陵六骏”,从而对唐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未来,随着更多优质文化IP的涌现,冰箱贴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向宇向记者透露,近期他们团队为陕历博打造了一款名为“富甲一方”的冰箱贴,设计灵感来源于兵马俑身上的铠甲,一副立体式的金黄色铠甲与“富甲一方”的巧妙关联,很有创意。   从旅游纪念品到文化IP衍生品,从简单图案到创新表达,小小的冰箱贴不断突破边界,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它的火爆反映了年轻人对文化消费的热情,也预示着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未来,相信更多创意与文化兼备的冰箱贴将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文/图 记者 刘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