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张女士向本报记者求助,称自己近来手指频繁长出倒刺。这看似不起眼的小麻烦给她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让她忧心忡忡,生怕是健康亮起了红灯。
2月17日,记者前往西安市红会医院,向皮肤科与医疗美容科主任高琳请教。高琳主任耐心解释道,手指长倒刺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身体缺乏特定维生素所致。倒刺在医学上被称为“甲周逆剥”,是指皮肤角质层异常翘起的小片表皮,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其根本原因在于手指皮肤的角质层过度干燥。日常生活中,频繁洗手、接触洗洁精、洗衣粉这类刺激性物品,或是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中,双手裸露在外,都容易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加速水分流失,促使倒刺的产生。
不过,高琳特别提醒,若倒刺反复出现且难以愈合,可能与一些潜在的疾病有关,比如湿疹、甲周疣、手癣等。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查明病因,避免病情加重。
在门诊中,高琳主任时常碰到患者因随意拔掉手上倒刺,导致手指肿胀、化脓。采访时,她着重强调,千万不能随意咬、撕倒刺。“倒刺与皮肤的深层组织紧密相连,强行撕拉倒刺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周围大片皮肤受损,导致破溃、出血,进而引发感染,甚至可能演变为甲沟炎、骨髓炎。”
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倒刺处理方法,高琳主任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先用温水浸泡双手5到10分钟,让倒刺充分软化,再用洁净的指甲刀或小剪刀,沿着倒刺根部小心剪掉,随后涂抹护手霜、凡士林等保湿产品,助力修复皮肤屏障。 记者 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