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品元宵 图虫供图
■何崇秋
正月十五元宵节悄然而至,它如同一首穿越时空的古曲,随着春风的轻拂与团圆的呼唤,将我的思绪引向那遥远而温馨的故乡——温州永强。无数次,在梦境的涟漪里,我重返童年,与母亲一同仰望璀璨星空,见证烟花如梦似幻地绽放。
那些烟花,宛如九天玄女撒下的繁花,每一朵都浸透着温情,将元宵节的夜空点缀得如诗如画。皓月当空,灯火辉煌,烟花的绚烂与热闹景象交相辉映,织就一幅永不褪色的绚丽画卷。儿时故乡的元宵节,对我们孩童而言,是一场盛大的狂欢。放关门炮的声响,清越而有力,宛如旧岁与新年的分水岭,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告别,又饱含着对新春的无限憧憬。我们捂着耳朵,瞪大眼睛,紧盯着那冒着青烟的炮仗,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清脆的笑声瞬间响彻整个寺前街,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甜蜜仪式。永强的汤圆,像精心制作的艺术品,糯米粉细腻柔滑,馅料则是各家各户祖传的秘方。有浓郁的黑芝麻馅、细腻的豆沙馅,还有那带着淡淡桂花香的虾皮猪油馅,每一种都令人回味无穷。母亲将包好的汤圆轻轻投入沸水,看着它们在锅中欢快地翻滚,宛如一群灵动的小精灵。煮熟的汤圆盛在碗里,热气腾腾,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瞬间破裂,香甜的馅料在口中四溢开来,那滋味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
闹花灯,则将元宵节的欢乐氛围推向了高潮。永强的街头巷尾,挂满了独具特色的花灯,多以海边元素为灵感。有贝壳形状,精致的纹理在灯光下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有海鸟造型,展翅欲飞的姿态栩栩如生;有小船模样,仿佛即将扬帆起航,驶向美好的未来。孩子们提着创意花灯,在人群中穿梭嬉戏,相互炫耀着谁的更别致。那一盏盏花灯,不仅照亮了夜晚的北头桥,更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纯真的欢乐。
故乡的元宵节保留了丰富的传统习俗,“八盘八”美食登场,由八个冷盘和八个热菜组成。冷盘有卤制入味的鸭舌、晶莹剔透的鱼饼、酥脆的灯盏糕……热菜则有鲜美的红烧黄鱼、肥而不腻的酱油肉、寓意团圆的什锦炊……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地域特色和浓浓的乡情,亲朋好友围坐一堂,共享丰盛美食,亲情与友情在这一刻愈发深厚。
元宵节一来,让我愈发怀念永强的寺前街、北头桥、电影院、图书馆,以及那承载着无数回忆的何恒发老宅。寺前街曾是永强最繁华的商贸中心,每到元宵节,这里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商品的摊位,卖花灯的、卖小吃的、卖花炮的,应有尽有。北头桥横跨在潺潺流淌的河流之上,码头边的小木舟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儿时的我们总喜欢在桥上嬉戏玩耍,看着桥下清澈的流水,幻想着它会流向远方的神秘世界。电影院是我们儿时的欢乐天堂,每到元宵节,这里总会放映精彩的影片。我们或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或趁乱冲进电影院,沉浸在那充满奇幻色彩的光影世界里,享受着难得的放松与快乐。
又是一年元宵至。如今,我身处西安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一天,古城也有着它独特的热闹与繁华。城墙及街头巷尾挂满了花灯,透着古朴大气的西北风情。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与故乡“包”的汤圆口感截然不同。
此刻,我以文字为舟,遥望故乡的方向,那些儿时元宵节的记忆,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我孤独的旅程。繁星点亮了我的思念和期盼,将它们融入如水的月光中,月亮自会穿越千山万水,在故乡的土地上洒下我对故乡亲人的祝福光影。而我,也会携带思乡之情继续在异乡前行,期待着下一次在故乡与亲人团圆,重温那充满温情与欢乐的永强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