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症,如同在颅内悄然埋下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它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近日,西安市中医医院为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成功实施微创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手术,患者转危为安。
52岁的高女士,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3小时,傍晚被家属送至西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入院时患者意识尚清楚,持续剧烈头痛、极度烦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不配合。问诊得知患者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血压200/100mmHg,平时未规律口服降压药。急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科给予脱水降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缓解血管痉挛、止血对症治疗,同时紧急请脑病医院二病区会诊。
脑病医院二病区血管介入组张强强主治医师会诊后,决定为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脑病医院二病区介入团队、手术麻醉团队、介入导管室护理团队随即提前到位,完善术前准备。此时患者得到全面生命支持,体征逐渐平稳,具备了急诊手术的基本条件,由专门人员经急救专用车转运至介入手术室,一场生命保卫战连夜打响。
术中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大小约5毫米×6毫米×10毫米,已破裂出血,请示杨琳主任后决定行“微创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手术”。
当晚24点,脑病医院二病区介入团队在DSA引导下,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瘤腔内,经微导管将7个弹簧圈缓慢释放至瘤腔内。经过1小时40分的紧张手术,动脉瘤破裂出血点被顺利封堵。
据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发年龄段是40-60岁,有高血压、动脉瘤、吸烟、酗酒、家族史情况的为高危人群。如果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部僵硬、颈部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偏瘫、视力视野障碍、眼睑下垂等症状体征需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主要依赖于控制危险因素和定期体检。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压,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对于有动脉瘤或动脉瘤家族史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血管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动脉瘤;平日里要保持平静心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血压波动过高导致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同时要避免重体力劳动、生活作息规律,合理及平衡膳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