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日期:02-11
字号:
版面:05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改造后的小区一角 记者 雷杰 摄   今年春节,家住长安区青年北街宏达家园小区的李均让老人心里“美得很”。   2月10日,阳光正好,记者走进宏达家园小区,看到小区公共区域整洁干净,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火红的春联,老人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着家常……“住了很多年的老小区,现在看着像新的一样,变化大得很!”李均让老人说。   缺乏治理   小区一度陷入“瘫痪”   宏达家园小区建成于1998年,两栋楼居住着54户居民。经历了20多年的光阴,这个小区逐渐变得沧桑、老旧。长期以来,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管理积极性不强,街坊邻里矛盾不断。由于小区规模小,2022年4月,“兜底”物业亏损严重无奈退场,小区管理便进入“真空期”。围墙脱皮、掉砖;路灯、楼道灯不亮;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公共区域杂乱不堪……此外,由于水费收不上来,自来水公司对小区限时供水,小区一度陷入“瘫痪”。   2022年年底,社区尝试发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两年多以来,居民从“站着看”变成“跟着干”,其间还成立了自管小组。2025年1月,小区围墙修葺一新,规划的停车位正式投入使用……小区环境焕然一新,李均让和其他居民在小区度过一个“崭新”的春节。   拆除危墙后,修葺一新的围墙坚固、美观;供水也恢复正常了,居民们用水十分方便;原先脏乱的公共区域变得干净整洁;新开辟的停车区域里,井然有序地停放着车辆……“看着非常舒心,改造后的小区让这个春节显得格外喜庆。”站在平整干净的小区道路上,李均让对记者说。   社区引导   居民成立自管小组   小区是怎样实现美丽“蝶变”的?居民何以从“旁观者”成为“自管者”?面对记者的提问,新华街社区党委书记毛英杰打开了话匣子。   “小区户数少,事情却不少,还有居民因不满物业服务而拒交物业费、水电费。小区管理工作费时费力,所以起初大家并不愿意参与自管。”毛英杰说,要提高大家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社区首先考虑的是要解决居民生活的头等大事——用水。   为尽快恢复小区正常供水,社区工作人员在每栋楼征集了两位热心居民,负责收取各楼栋水费。由于前期用水不便,有几户居民对缴水费一事存疑,工作人员便请来专业水电工帮居民查看水表,分析用水情况。最终,疑问消除了,在居民们的配合下,水费也收齐了。   然而,社区工作人员在自来水公司缴费时又遇到了难题。因小区水费缴纳不及时,产生了千余元滞纳金,需要补齐滞纳金才能恢复正常供水。经过社区与自来水公司多次沟通协调,通过审批,最终滞纳金得以免除。缴纳水费后,小区终于恢复了正常供水。   供水解决了,小区的管理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很快,社区工作人员在业主群发布自治管理倡议书,召开居民代表会,了解居民的诉求和需要,引导居民自荐、互荐,发掘小区能人,以尽快成立自管小组。   “用水问题解决了,大家的生活方便了,心情舒畅了,参与治理的热情自然就高了。”毛英杰说,在街坊邻居的推荐下,居民王满利和杨秋霞成为自管小组的代表。在社区的帮助下,自管小组制定了小区管理方案,逐户走访征集居民意见,修改公示后形成小区管理公约。   得到治理   小区环境日渐改善   按照管理公约,自管小组收取了物业费,陆续更换了损坏的路灯、楼道灯,清理了小区的落叶、杂草等,协调施工队重新修葺院内的围墙。小区环境日渐改善,居民们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刚接手时没有经验,心里没底,可只要遇到问题,社区上下都会全力帮助,给了我们一份底气。”自管小组成员王满利高兴地说,小区管理工作一步一步顺利推进,邻居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建言献策。   “院子里变化最大的还有这儿!”李均让老人指了指院子里的停车场。原来,院子里一片空地被平整出来后,部分业主建议规划停车位,缓解小区停车难,同时增加公共收益。在社区的指导下,小区自管小组逐户征求居民意见,最终规划了13个停车位。此外还安装了电动自行车车棚及智能充电桩,有效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过年期间亲戚朋友来串门儿,个个都说咱小区变化大!”自管小组成员杨秋霞说,期盼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邻居参与小区治理,群策群力,让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