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转战”线上,“运费险”的话题也备受关注——这项保障举措能够让消费者在下单时更加安心。然而,不少消费者近期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关闭了“运费险”功能。
记者观察
退货率高 运费险“背锅”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对“运费险”应当不陌生。作为电商平台售后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商家一般都会选择购买“运费险”。消费者如果对收到的商品不满意,要申请退换货时,有了“运费险”,退换货产生的运费会由保险公司支付,有助于减少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尽管增加了经营成本,但能有效提升商品的购买率、复购率。
不难看出,“运费险”的推出和发展,本是为了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然而,随着销售量的增大,部分网购消费者利用“运费险”随意退换货,这种“免费退货”的方式让不少商家苦不堪言。
部分受访商户告诉记者,“运费险”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退货率增高,其承担的包装费、“运费险”投保费用也随之攀升。因退货率持续走高和保费成本不断增加,不少商家主动选择了取消“运费险”选项。
现象分析
买家不适应 卖家吃不消
没了“运费险”,消费者的感受如何?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和商家。其中,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没了运费险,不方便,很不适应”,而多数商家则认为“退货率高,根本吃不消”。
“每次挑选商品时,我总会优先选择购买有‘运费险’的,如果没有‘运费险’,就算我很喜欢这件商品,我也不会买。”受访市民李女士表示。
在我市一所中学工作的杨舒婷认为,网上购物有“运费险”非常必要,能让消费者多一份保障。
“网上同类产品很多,不少商家用的是同一张图片。实物与图片差距大、质量太差、尺码不准的情况特别多。‘买家秀’和‘卖家秀’之间差距过大,这种情况下退货也是必然。”杨舒婷说。
“女装类商品本身退货率就高,有了‘运费险’,我们店里个别款式商品的退货率甚至超过了订单的二分之一,而且退单越多、理赔率越高,我们要承担的保费就越高,根本吃不消。”一位在网上开女装店的商家告诉记者,他在2024年“双十一”后选择关闭“运费险”,不仅售后纠纷少了,退货率也下降了。
专家支招
消费者理性购物 平台商家加强风险防控
“运费险”设置的初衷,本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的退换货门槛,提升商家的订单量。然而,面对一些非理性购物、退换货频率较高的消费者,商家不仅没有达到提升订单量的目的,反而增加了经营成本。
就此,记者咨询了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民商部专职律师付震。付震表示,通过虚假购物、编造虚假物流信息、虚假退货等方式,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要求赔付“运费险”,属于“骗保”行为,一些情形或涉嫌构成保险诈骗罪。
“运费险”本是为了让商家和消费者实现共赢,如今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面对网络购物“运费险”选项被取消的争议,付震认为,平台可以通过优化规则、加强监管等方式,引入大数据技术,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商家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定期对退货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异常退货行为要及时报告平台和保险公司;消费者应理智购买商品,减少不必要的退换货行为,共同保障“运费险”的良性运行。 记者 李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