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小恢复快 周围型肺癌治疗有了新“捷径”
日期:02-09
本报讯 (记者 马相) 2月7日,记者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了解到,一位被诊断为肺腺癌晚期的患者在医院新疗法治疗下顺利出院。该疗法对患者来说创伤小、恢复快,是周围型肺癌治疗的新“捷径”。
周围型肺癌,简单来说,就是在肺部比较靠外的位置发生的癌症,它起源于三级支气管以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部位。因为没什么明显症状,这种癌症在早期很难被发现,很多患者等到身体有明显不适去检查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接受新疗法治疗的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被诊断出患有右肺腺癌晚期已经18个月了。之前一直通过口服药进行靶向治疗,开始效果还不错,可3个月前复查时发现,肿瘤变大了,医生猜测出现了耐药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唐都医院呼吸内科李王平主任医师、张海涛副主任医师团队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历和检查资料。按照常规的治疗指南,有几种选择:一是维持原来的治疗方案;二是增加局部治疗;三是再次进行基因检测。考虑到患者的肿瘤位置比较靠外,但有支气管能到达。经过全面评估,医生决定采用超声联合CBCT(锥形束CT)引导的方式,一边取肿瘤组织做活检和基因检测,一边对肿瘤进行治疗。
在呼吸内镜中心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医生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通过鼻子把支气管镜伸进肺部。借助CT定位,在右肺上叶尖段用超声进行探查,发现一个大约2厘米大小的异常区域。确定好位置后,医生先取了一些组织做检查,现场快速检查发现取到的是肿瘤细胞,然后通过支气管镜的操作孔道,把微波消融导管放进去。在CBCT的监测下,确保消融针准确地到达肿瘤中央,开始进行消融治疗。做完消融后再次检查,发现肿瘤被消融的范围达到了预期,手术顺利完成。
李王平介绍,微波消融术就像是用高温“烧死”癌细胞。它利用高频电磁波产生的热量,能让肿瘤组织的温度迅速升高到60℃以上,癌细胞就像被煮熟的鸡蛋一样,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消融速度快,范围广,而且热效应稳定,很多实体肿瘤都能用它来治疗。以前要是想对肺部外周的肿瘤进行消融治疗,一般是从皮肤穿刺进去,但这种新的经支气管镜自然腔道的方法走了“捷径”,不用穿过太多正常组织就能到达肿瘤部位,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更小,恢复起来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