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他为患者点亮温暖之光

日期:01-24
字号:
版面:05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董博(右三)在为患者治疗      春节的脚步渐近,不少医院里的病区挂起了喜庆的过年装饰,洋溢着辞旧迎新的气息。身体逐渐康复的病人,满心欢喜地办理出院手续,归心似箭,只为能在春节前与家人团聚。而那些病症并非紧急的患者,也选择暂缓就诊,打算年后再来。一时间,医院里的病人明显减少。但踏入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疼痛病区的中医诊室,依旧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每天乘坐首班地铁赶到医院   只为尽早为患者治疗   1月20日下午2点,疼痛病区的诊室里人满为患,患者们或坐或站,眼神中满是对康复的期待。病区主任董博招呼肩颈疼痛、难以转头的黄女士坐下。   回想起两个多月前,黄女士清晨起床,本想伸个懒腰,却不想脖子处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如遭电击,仿佛有无数根钢针深深刺入。   黄女士赶忙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并纤维环撕裂,同水平硬膜囊受压”。医生建议她回家休养,经过一周的调养,病情有所缓解。可前两天,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洗澡后,黄女士的头又突然转不动了,疼痛难忍。这次,她慕名来到了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医院的疼痛病区。   董博接诊后,耐心地询问着黄女士的病情,一边认真倾听,一边熟练地拿起银针,准备为她进行治疗。只见他目光专注,在黄女士头部精准地找准穴位,快速而稳健地将针刺入,手法娴熟流畅,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三针过后,董博自信地微笑着,让黄女士站起来试试。黄女士小心翼翼地转动头部,随着头部转动角度逐渐增大,她惊讶得张大了嘴,不禁感叹:“太神奇了吧!这么快就好了吗?”董博笑着回应道:“明天早上8点之前再来一次,很快就能彻底康复了。”   8点之前,这是董博和许多患者之间的约定。每天早上8点要交班,8点之后便要去门诊坐诊,或是前往医院各个基层帮扶点,常常忙到下午才能回到病区。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家住咸阳的董博每天都坚持乘坐首班地铁,7点多赶到医院,只为能尽早为患者治疗。   从早到晚马不停蹄   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减轻病痛   诊疗椅上,李先生一脸疲惫地坐着。长期饱受颈椎病折磨的他,颈部僵硬疼痛,手臂还时常麻木,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与工作。   董博安排李先生进入无菌治疗室,他轻轻用手触摸李先生的颈部,仔细感受颈椎的状况,一边触摸,一边轻声询问他的感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症状。通过触诊,董博精准地确定了李先生颈部肌肉紧张的部位以及颈椎病变的大致位置。   诊断完毕,董博决定为李先生施行圆针疗法。   不到1分钟,董博让李先生抬一下胳膊试试。原本酸胀麻木的胳膊,竟轻松地抬得高高的。达到了治疗效果,董博轻轻将圆针拔出。结束治疗的李先生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感觉脖子轻松多了,胳膊的疼痛和麻木好像一下子减轻了好多!”   这边治疗刚结束,下一位患者便已在诊疗椅上坐下。上午门诊,董博接诊了近70位患者。中午,他匆匆吃了几口午饭,便又马不停蹄地回到诊室。下午的患者依旧络绎不绝,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有肩周炎的,还有失眠的,针对不同的病症,董博运用头针、圆针等特色疗法进行精心治疗。   不少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惊喜地说:“太神奇了,疼痛减轻了不少。中医真的太厉害了!”前一天经过头针治疗的失眠患者也再次来到诊室,感慨地说:“我这失眠好多年了,吃了好多药都不管用,没想到几针下去,昨晚竟然睡了个好觉。”看着患者们满意的笑容,董博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下午6点多,最后一位患者离开后,董博伸了伸疲惫的腰,又走进办公室开始复盘一天的工作,安排第二天的科室工作,还要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快到晚上8点,医院走廊里的灯光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忙完最后一项工作的董博这才站起身,穿上外套,关掉灯,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办公室……   这是一位中医医生平凡而又忙碌的一天,从早到晚,他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患者减轻病痛。他的每一次进针,每一次询问,都饱含着对患者的关爱与责任。正是有这样一群默默坚守的医生,中医这一古老的医学才能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无数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文/图 记者 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