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我要说的,是家乡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早上,小孩子要趁着天还没亮起来,去抱村里最老的臭椿树。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大人们都说,小孩子这样做才能长高个儿。
小时候,奶奶家有一棵高大的臭椿树。每到大年初一,我和哥哥都要去抱臭椿树。其实,我并不喜欢臭椿树,跟香椿树比起来,它简直就是个“反面角色”。春天的香椿芽是道好菜,味道让我着迷。臭椿从外貌上看,与香椿相似,可它的叶子是臭的,不能吃。而且臭椿的木材也派不上大用场,跟槐树、榆树没法比。我很纳闷,为何要去抱臭椿树?要抱的话也应该是院子里的老槐树啊!小时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但我不敢问大人,生怕问了就是对臭椿树的不恭敬。
那时,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要坐一宿呢,一直守到第二天早上。正当我靠在一旁打盹儿的时候,忽听得窗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来,惊得我一跃而起。母亲早早就为我和哥哥准备好了新衣服,我们迅速穿好新衣,第一件事就是去奶奶家抱臭椿树。一路上,我不停地背诵抱树时要说的话:“臭椿王,臭椿王,你往粗里憋,我往高里长。”大人还会叮咛这句话千万不能说反了,否则将来会长成矮木桩。
来到奶奶家,我们直奔臭椿树而去。天还未亮,四周还是黑漆漆的,可我能感受到树的威仪,心中升腾起一种敬畏之情。即使我不喜欢臭椿树,但那样神秘而严肃的时刻,让我满心虔诚,觉得就像许愿一样,只要我对臭椿王说出自己的心愿,它定会帮我实现。我站在树下,仰头看着臭椿树,双臂围拢起来,身体紧贴着大树。树干很粗,平时需要三个小孩才能合抱。那一刻的亲密接触,让我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心里的神圣感更加强烈了。我知道,向它大声表白的时刻到了。我放开喉咙,大声说:“臭椿王,臭椿王,你往粗里憋,我往高里长!”连说三遍,不能多也不能少。我的心情激动起来,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表白过后,很豪迈地望向树顶,觉得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大年初一许下愿望,就觉得有了盼头。每年我都会重复这样的仪式。小孩子总是要一天天长高的,长辈们经常摸着我的头说:“过年没白抱臭椿王。瞧,真长个儿了!”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被神灵护佑的,被一棵树保佑是件幸福的事。不过说来也好笑,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哥哥把词说反了,说成了“你往高里长,我往粗里憋”。我在一旁听见,吓得不轻;好在哥哥的身高并未受影响,依旧每年蹿个儿。
多年后我才知道,孩子们抱臭椿树,是因为臭椿树被誉为树中之王,这个来历跟一个传说有关。具体是什么样传说,我没记清,不过抱臭椿树这件事在我的记忆中扎了根。如今想起那些往事,还会忍俊不禁。臭椿树跟我们长多高大概是没关系的,但是却跟童年、故乡和新年紧密相关。
智慧的乡民,赋予一草一木灵性,让孩子们亲近草木自然,拥抱自然,也让孩子们学会怀揣憧憬过日子。过年向一棵树表白,是一种真诚的许愿。大人希望孩子健健康康长大,孩子们希望自己快快长高。一年年,就这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