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
日期:01-17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以“双中心”建设为统领夯实产业强市基础,完善支柱产业硬科技支撑体系,创新模式加速壮大新兴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这番内涵丰富的表述,在产业界引发热烈反响。
笃行实干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在推动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发展中,频繁提及“两重”“两新”“两业”。“两重”指的是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作为国内安全科技专精特新领军企业,山利科技多年来致力于低空安全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过去一年,山利科技顺利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获批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示范企业、西安市重点产业链首批‘链主’企业等多项荣誉,构建起优势互补、开放融合、成果共享的新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对行业大方向进行精准把握,笃定目标,凭借拼搏实干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不断铸就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山利科技董事长王文说。
“链主”担当 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着重强调了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的关键意义,并明确了“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的具体路径。作为西安市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大医集团董事长刘海峰表示:“备受鼓舞,这使我们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满怀信心,企业自身的发展策略更加清晰。”
据了解,大医集团已有超过1000项知识产权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40%。未来,大医集团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方案全球可及,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放射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
董事长刘海峰表示,大医集团作为生物医药的“链主”企业和“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自身发展关系着产业链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医集团将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带动供应链共同进步,构建优质产业生态链,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为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开辟更多创新发展路径,并将把视野进一步拓宽至整个生态系统,带动上下游企业共舞,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助力推进区域医疗设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创新引领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连日来,西安市广大商业航天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多家商业航天企业表示,西安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商业航天是西安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未来将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全会关于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的要求。
中科西光航天是西安本土商业航天企业,依托西安优质的卫星应用产业资源,深耕高光谱卫星应用领域研究,形成了星座运营、卫星研制、载荷定制和数据应用开发等系统的业务板块。
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代表企业,中科西光航天一直积极融入西安的空天产业生态体系中,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中科西光航天董事长秦静表示:“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改革,这为我们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高光谱遥感卫星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优化升级。同时,公司将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拓展高光谱遥感卫星的应用场景,通过提供精准的数据服务,提升各行业的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记者 刘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