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打造守护城市平安的“空中奇兵”

日期:01-10
字号:
版面:06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高新警航中队的民警正在进行警用无人机的日常保养维护   深夜的高空,一双双“眼睛”精准锁定盗窃嫌疑人、暖心救助醉酒群众、深山密林中搜救失联人员……它们就是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警航中队的无人机,正成为守护城市平安的“空中奇兵”。   打击犯罪   让深夜街头巷尾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在高新区恒业大道发现两名可疑人员,请附近巡逻警力立即前往处置。”1月6日凌晨1时许,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警航中队的辅警梁萧远程操控无人机巡逻时,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发现两名形迹可疑男子沿街徘徊。当两名男子盗窃电缆时,被突然出现的民警吓得惊慌失措,当场束手就擒。经民警现场盘问,两名嫌疑人对盗窃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这只是我们无人机警务实战化应用的缩影。”警航中队队长唐子民说,2024年2月,高新警方在前往多地学习调研后,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警航中队,通过组建警航工作室,建立智能操控平台,对全局43架警用无人机统一调度,实现高新区无人机全天候巡逻防控全覆盖。   目前,警航中队将高新区划分为六个区域网格,布建15处自动化无人机机场,实现了高新区无人机巡逻防控全覆盖。“这15处自动化无人机机场,可以按照指令实现一键启动,赶赴事发区域,第一时间向公安高新分局指挥中心等传回现场高清图像,以便于警方及时调派警力。”唐子民说,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警航中队的无人机更是发挥出独特优势。例如在追捕嫌疑人的过程中,无人机可以利用其灵活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追踪定位,为地面警力提供准确的行动路线和实时位置信息,实现空地协同作战,让嫌疑人无处遁形。   暖心救助   “空中鹰眼”密织守护群众的“天罗地网”   “无人机不仅能打击犯罪,在救助群众中,也发挥了大作用。”唐子民说,2024年5月9日凌晨0时55分,巡逻无人机及时发现了一名醉酒躺在绿化带的男子,他们当即安排警力现场处置,几经周折后,安全将其送回家中。   翻开警航中队救助群众的工作簿,上面一件件救助案例令人暖心。2024年6月的一个下午,警航中队的无人机在梁家滩河道巡逻时,发现有6名男子正在河道旁戏水,1人在浅水滩试图下水,民警立即通过无人机以喊话的方式,规劝他们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溺水危险。去年4月11日深夜,秦岭山中气温骤降,茂密的丛林中,两名腿部受伤且迷失方向的驴友向辖区公安高新分局草堂派出所发出求助。警航中队的无人机立即起飞救助,通过无人机的红外热感应功能迅速锁定走失的两名驴友,顺利引导地面警力前往实施救援。   截至2024年12月底,警航中队共救助群众112次。如今,这些无人机正在充分发挥“空中鹰眼”优势,密织全方位“天罗地网”,不仅提升了警方的战斗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更让市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积极探索   打破“警用”边界赋能平安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无人机与日常警务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系统化、全覆盖、各警种广泛参与的无人机警务实战化应用机制,构建起了‘天地一张网、治理一盘棋’的社会面立体化治安防控新格局。”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队长行涛说,在此基础上,高新警方正在积极探索打破无人机“警用”的边界,为应急、消防、交警等部门提供义务“服务”,将无人机赋能平安建设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1月8日,公安高新分局巡特警大队已与高新区的应急、消防、交警等部门达成初步合作协议。伴随着合作的深入,在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灾害中,警用无人机能够利用全覆盖的优势,第一时间迅速抵达现场,通过搭载的专业设备进行事发区域勘查,快速评估,为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携带救援物资,精准投放到被困人员所在位置,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据悉,高新警航中队探索形成了无人机警务实战应用的“13567”(一体化指挥体系、三级指挥平台、五位协同联动、六个飞行网格、七种实战场景)工作模式,在打击犯罪、守护平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底,高新警航中队的无人机参与处置各类警情298次,参与发现违法犯罪68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8人,救助群众112次,实现街面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22%,节约用警比例达30%。 文/图 记者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