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奏响时代旋律 讲好百姓故事

日期:01-06
字号:
版面:07 文化·体育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陕西出品广播剧海报汇集 受访单位供图   广播剧《诗人安在》海报 受访单位供图      1月1日至3日,陕西原创广播剧《诗人安在》在陕西新闻广播播出后受到听众好评。据了解,这部历时1年制作,把长安诗意与当代曼妙合一展现的广播剧1月8日起将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专栏播出,这也是我省在2025年登上总台的首部广播剧作品。   “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在过去的一年,我省广播剧持续创新创优。”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管理处工作人员董先生向记者介绍,2024年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学习强国“学习电台”播出的陕西出品广播剧达50部(次)226集,刷新了我省广播剧上央媒播出的年度纪录。      现实与历史对话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滋养创作   文艺之所以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源于其在历史长河中作为文化核心的地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珍贵记忆。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创作面对着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更多新的创意与作为,广播剧领域亦然。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资讯中心文化生活事业部副主任周艳英向记者介绍:“《诗人安在》由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资讯中心携手西安大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它在艺术上进行了一个广播剧领域的创新尝试:打造时空对话的环境叙事。剧中以杜甫在长安的几个重大事件为场景纬度,以杜甫诗歌为经度,让杜甫走进现实,今人回到历史。名诗背后的人与事,在现实与历史的对话中,激发当代人的共情与历史回响。”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而且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不止一部《诗人安在》,陕西创作的多部广播剧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奏响时代旋律,讲好百姓故事,受到多方关注。比如在道德模范剧《好人平安》中,就不仅讲述了陕西宝鸡眉县横渠村登上“中国好人”榜的严平安老人的故事,全剧更深入挖掘了关学大家张载的思想,彰显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文艺创作有着深厚滋养,对时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讲好陕西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创作原则。”《好人平安》出品方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题材丰富精品迭出的背后   激发创作为民播出惠民的持续干劲   2024年,陕西广播剧题材丰富、精品迭出。   从深耕陕西历史文化沃土的《凿空使者》《丝路情缘》,到聚焦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凤鸣咏长安》《长安盲商张喜平》《追梦少年》《姐妹》,再到跨省跨行业合作的《甜水情》《陇上花开》《运河人家·人间至味是清欢》《永不褪色的忠诚》……大量剧目争相涌现,其中多部上榜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专家评析成果”。   “坚持在跟进服务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激发创作为民播出惠民的持续干劲。”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管理处工作人员董先生告诉记者,省广播电视局持续创新服务与管理模式,授牌的丝路之声网络音频产业基地,在2024年不仅推出《三秦芳华》《大熊猫的奶爸奶妈们》《应急避险》等18部作品上总台播出,还成功探索“剧”进文化惠民新模式——在全国首创让广播剧“登上”高铁站电子大屏,让旅客扫码即可免费收听、收藏60多部300多集陕西原创广播剧。   同样坚持在跟踪问效中深化精品创投激励,陕西省广电局还以政府奖补为牵引,通过“奖补+自筹”的方式,为本土广播剧创作者加力投入信心,并坚持优化精品协作格局,引导创作者们合作开拓的“合心”动能。   另外,在主题上紧跟时代,扎根大地,深入反映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奋斗历程;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充分运用新思维新技术创新表现形式;在生产上合力抱团,积极互助互补作为担当。   于是,《秦岭深处小慢慢》《追梦少年》《最后一班岗》《长安盲商张喜平》《姐妹》《丝路情缘》《天青色的回响》《茶山情》《长征一家人》……这些陕西广播剧带着动人的故事,登上广阔的平台,让全国听众聆听到从三秦大地生发出的声音。 记者 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