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社区的室内体育健身区,居民们享受运动的快乐。 资料图片
家住东元西路上和郡小区的张元前段时间退休后喜欢上了打乒乓球,这主要是因为与她家一路之隔的东元公园去年10月份改造升级后增添了不少器材设施,其中就包括崭新的乒乓球台,让她和周边群众有了属于自己的运动“主场”。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是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2024年,我市超额完成全民健身惠民工程任务,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近”享运动乐趣。
建成于2017年的东元公园,是周边20个小区近10万群众休闲健身的“口袋公园”。该公园建成时有笼式篮球场、儿童游乐设施以及4件健身器材,由于设施品种较为单一,加之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已逐渐无法满足群众健身需求。2024年夏天,东元公园全民健身园区项目启动建设,10月15日建成并免费开放。除了更新笼式篮球场外,园区新铺设了一条长300米的健身步道,新建一座智能健身驿站以及乒乓球场地、综合健身区、康养健身区,原来的儿童游乐设施也进行了更换。园区内种类丰富的器材设施,能够满足全年龄段健身需求。
在2024年10月底建成投用的碑林区交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位于3楼的室内体育健身区是投资较多、最受社区居民欢迎的。除了2块标准羽毛球场、4张乒乓球台之外,还划分出了健身区、棋牌室等活动场所。交通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社区有一个简陋的健身活动室,这次完成了场地设施从‘有’到‘优’的升级后,受到了居民的喜爱,也带动了更多人‘动起来’。”
据了解,按照西安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为民实事部署,去年我市原计划“实施全民健身路径项目600个、多功能运动场10个、群众健身房10个,打造全民健身园区和示范社区7个,实施老旧小区全民健身器材补短板项目150个”。根据“补齐短板、均衡推进、市区共建”原则,我市去年共实施了全民健身路径项目840个、多功能运动场16个、群众健身房22个,打造全民健身园区和示范社区10个,实施老旧小区全民健身器材补短板项目269个,超额完成了为民实事任务。
“这些全民健身惠民工程的建设完成,不仅为广大群众就近健身提供了方便,也为促进文体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动能,增强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发展思想。”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首席记者 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