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医保是真的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新目录落地后,像我这样的患者再也不用为医药费发愁了。”1月1日,市民郝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花费近20万元终于结束治疗
一年前,43岁的郝女士被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接受化疗。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带入公众视野,主人公熊顿的结局也令人唏嘘。刚刚确诊时,郝女士顿感晴天霹雳,半天没说出话来。
在中国,淋巴瘤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有10万名。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一个。
淋巴瘤很麻烦的一点是,淋巴细胞恶变后会不断变化,因此,淋巴瘤有100多种亚型,需要相对应不同的治疗。有的亚型即使到了复发阶段,通过治疗仍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达到长期无病生存,但部分亚型复发后预后很差,需要医生更为审慎的治疗方案。
随着靶向药物利妥昔单抗的问世,淋巴瘤的疗效有了很大提高。但经典治疗方案下,仍有约4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其中,20%~25%治疗缓解后在2年内复发,10%~15%治疗后进展为难治性。复发或难治性患者无公认标准的治疗方案,预后极差,生存期短。
在癌症精准治疗和规范化治疗时代,探索创新的药物机制和靶点,是当下癌症治疗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2023年3月,血液肿瘤创新药物维泊妥珠单抗获批用于初治以及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这个药也被医生们称为‘魔法子弹’,在初治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复发难治概率,在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治疗中也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陕西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王鹏翀说。
因为郝女士胸部有一个局部的巨大包块,属于高危、预后差、中枢浸润风险高的患者,医生认为使用创新药对她治疗效果更好。
从医生口中得知有创新药、生还希望很大,郝女士找到了力量,积极配合治疗。在得知这个药一支10400元,一个疗程21天要用3支药,足剂量治疗需要6个疗程,也就是18支药,且不可报销时,郝女士动摇了。
“治!一定要治!花再多钱也要治!”郝女士的家人态度非常坚决。在家人的关心、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郝女士充满了对抗病魔的力量。
从2024年年初接受治疗开始,到经过医保目录谈判,新药降价到9580元。6个疗程,郝女士花费了近20万元,终于结束了免疫治疗和化疗。
新目录落地 “小”价钱也能治“大”病
迎来新年,郝女士终于可以出院了。医生告诉记者,郝女士的治疗很成功,以后只要定期复查就好。虽然这笔花费对郝女士的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对她的家人来说,一家人能团团圆圆迎来一个又一个新年是最幸福的事情。
新年对广大患者来说,还有一个福音:2025年1月1日起,《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已正式在西安落地实施,目录新增的91种药品中,就包含郝女士用的注射用维泊妥珠单抗新药。
记者采访王鹏翀得知,该药进入医保目录后,药价将降为5821元/支,而且可以根据相关政策进行医保报销。以西安市职工医保参保患者为例,在三级医院可以报销88%以上,报销后一支药自费部分将不到700元。王鹏翀说,像郝女士一样患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并不少见,新年新版医保目录落地,为他们带来更多希望。这只是医保新目录减轻患者就医负担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以此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为例,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90%。新增的91种药品中,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患者可以用得起新药。“小”价钱也能治“大”病,群众就医负担将大大减轻。 记者马相 实习生师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