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进入季节性高发期。记者注意到,除了孩童患病量有所增长外,部分孕妇也不幸中招。不少孕妈忐忑不安:这该怎么处理?要去医院吗?能吃药不?会影响肚子里的宝宝吗?当孕妈遇上流感,只能听天由命?日前,记者联系采访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医生吉婷,为孕产妇这一特殊人群应对流感支招。
预防感染是重中之重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其病症持续时间更长,未及时干预更容易引起肺炎等相关并发症。吉婷告诉记者,许多孕妇面对流感时,存在诸多误区:例如对自身抵抗力的盲目自信、对病毒危害的盲目乐观、对药物损伤的盲目扩大化等等,导致流感发生后出现“硬扛”的情况较多,殊不知其潜在危害巨大。提高孕妈对疾病的认识,强化预防,正确评估病情,积极治疗,十分有必要。
对于孕妈而言,预防感染始终是重中之重。具体怎么防?吉婷建议,首先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等。其次,尽快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接种灭活疫苗安全有效。秋冬流感季节接种流感病毒疫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孕妇感染流感的风险,还能通过母体传递抗体,保护新生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免受流感的侵害。《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明确: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
中招流感应这样用药
如果在做好预防措施的基础上,还是被感染,该如何应对?吉婷称,此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流感通常会引起高热(39℃-40℃),同时伴有咽喉不适及全身症状。其造成的发热症状需积极处理。因为无论处于孕期哪个阶段,发热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吉婷提醒,孕早期,高热可能会造成胚胎停育。妊娠5周至12周时,孕妈体温超过39℃持续48小时以上,可能会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上升。孕中、晚期,发热对胎儿的影响一般较小,但发热导致母体心率快,母体心率快导致胎儿心率快,长时间胎儿心率快易导致宫内缺氧发生。
正确应对发热第一步,建议多喝水、多休息,对于体温高于38.5℃的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
在流感症状开始的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很关键,可以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医生明确,奥司他韦是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也是唯一的口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有前瞻性研究观察了妊娠期间使用奥司他韦对妊娠及胎儿的影响,未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哺乳期间抗病毒药物安全性的数据有限,目前认为奥司他韦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很少排泄到母乳中,用药不影响母乳喂养。但具体服用疗程和方法建议遵医嘱权衡利弊后使用。 记者 王江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