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鹏
不知不觉间,已年过五十。
伸手摸把脸,皮肤涩得像树皮,颌下胡子茬硬得扎手。鬓角的头发白了,头顶的头发稀了,背驼了一点点,腰弯了一点点,走路也慢了一点点;似乎一觉醒来,就入了老年。
咋就这么快?感觉昨天还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年龄,还想着偷家里几颗玉米棒子,去村东头换醋糖吃呢,怎么一转眼,走到街上就有小不点叫着“爷爷好”呢?
不再填入学档案,也不写求职简历了。更多的是在护士指导下填写住院病历,不问你有没有专长、有几个证,只问你血压血糖血脂高了没、其他慢性病还有没有。
年过五十,含泪送别了父亲,送别了母亲,又相继送走了几位亲人甚至同窗好友。只觉人生如梦,镜花水月,情短恨长,不外如是。离家日久,双亲不在,提起家乡时就成了故乡。老街小巷,面目全非;身边行人,也大都陌生。偶尔遇到一两个幼年玩伴,俱都神态苍老,两句话没说完,就有小孩远远地喊:“爷,我婆叫你回家吃饭呢!”
悻悻作别,回到家中,大儿一声“爸!”震醒了我。大儿已经二十五岁,嘴边的胡须已经变黑,个头比我还高几分。重重地“嗯”了一声,满脸不待见地走过去。如今,卖菜的问路的, 都笑嘻嘻地管咱叫老大爷,隔壁堂弟前几天给孙子做了满月宴。这是个当爷爷的年龄,因为大儿不争气,孙子的妈妈还在茫茫人海中。转头看见小儿子,心情忽然就好起来。小儿十岁,看到他,就觉得老年离我还远,我还年轻,儿子还小哈。
年过五十,应是生活稳定的年龄。多年奋斗,农村的有庄子,城里的有房子,都能藏头立足,不再为日常生活而煎熬。年过五十,应是功名成就的年龄,多年打拼,体制内的大都有了官位,再不济也有了职级;搞学术的,也有了不低的职称;经商做生意的,大小都成了经理、董事长。熟人再见面不叫小名了,满口都是局长、主任、老总。
年过五十,不见长本事,只觉长赘肉。昔日头大胳膊细,两腿似麻秆,肋骨明晃晃,脊背似搓板;今日挺着大肚子,前边长出个屁股来,脑门比灯泡亮,腰围比裤腿长。年过五十,不再想劳神。不再凑热闹。看电视剧觉得累,往往看到前头就估摸出了后边,听流行歌觉得烦,反觉得那挣破颡的秦腔越听越有味。
年过五十,喜欢三五成群拉家常,聊闲天,不关心天下,只说那年那月,尽管多是听过的事儿,也不打破述说者的兴致,只为追寻往日悲欢重现。分别时,千万叮嘱一句:老人小孩的事,一定要说。
五十年,人生如上山。一岁一个小台阶,十岁一层天。十岁少年,背上小书包,装满了童话里的梦想,迈着小小的步伐,向着阳光,扬帆启航。二十岁正当花季,满眼皆是五彩绚烂,喜欢说的是星星和云朵,喜欢送的是玫瑰和纸鹤,恨不能够身生彩凤双飞翼,穿云破雾,遨游宇宙。三十而立,学业有成毕业了,男婚女嫁成家了,对生活、对感情、对生命有了切实的感受。有家庭,有事业,有目标,有野心,有动力,千难万苦,挡不住前行的步伐。四十不惑,父母年迈,儿女渐长,背上的更多是传统,是责任。一手搀扶着老人,一手拉扯着孩子,后边跟着操心衣食住行的妻子,目光坚毅,心有定数,精壮有力,不再停歇,不再疑惑。五十知天命,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看多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领略了职场的跌宕起伏,感受了红尘的人情冷暖,明白了顺应自然、安心立命才是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
年过五十,站在生命最巅峰的时刻,事业有成,家庭稳固,心理成熟,智慧圆满。顾目四望,清风习习,白云悠悠,碎花迷眼,芳草堆翠,人生得意莫过如此。偶尔照照镜子,只手遮额,镜中之人唇红齿白,不是老相。说话慢了但不胡搅蛮缠,心思沉稳但不阴暗晦涩。能吃饭,能熬夜,不固执,不愚昧,知道轻重,知道深浅,有一群你拉我拽结伴而行的良朋挚友,明白了人生波折中成与败的症结所在,也懂得了此去岁月肩头未卸的期待与责任。
年过五十,好想在这个台阶上歇歇,毕竟这是人生步入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只是有人说,五十是夏日午后四点的太阳,璀璨而热烈;是秋季下旬的月亮,晚出而光明。总而言之,正当盛年,犹有余力。这不,妻子说:“赶紧去上班,老大还没媳妇呢。”小儿子说:“爸,你多挣些钱,啥时候给我买个航模。”然后,所有人都站在旁边对我说:“加油,小老头!”
“要保重。”喝了一口茶,我对自己说。毕竟,年过五十,不再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