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治志(前排左四)与科研团队的其他成员
12月18日,西安交通大学2023-2024学年“爱国奋斗 追求卓越”学生表彰奖励暨风采展示大会举办。会上为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特等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等奖项的学子颁奖。其中,十个最&校园趣味榜单发布环节,展示了学子们身边的“最”,如最美笔记、跑步最多、学业进步最大、书籍借阅最多、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工时最多、参与劳育课程最多等。记者走近其中部分“达人”,探究他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努力奔跑的成长故事。
孜孜追求 科研报国征程上的追梦人
他们热爱科研,于是日复一日,深深扎根,持续探索,在《Nature》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成果,成为科研报国征程上的追梦人。说的就是西安交大任晓兵教授团队成员、博士生徐治志这样的科研达人。
一直以来,金属材料领域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找到一种接近“完美”的新材料——既有钢一样的高强度,又有塑料一样的柔韧性,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近日,这一领域有了重大突破——任晓兵团队研发出一种可规模生产的金属合金,突破了长期以来高柔性和高强度不可兼得的原理性瓶颈,实现了高分子材料的超高柔性和超高强度钢的超高强度。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徐治志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科研成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徐治志的本科背景是力学,但他能够迅速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就。他结合力学与材料科学的知识储备,创新性地提出制备柔性金属的解决方案。不仅在金属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还积极与其所在团队的其他优秀青年学者一起进行铁电陶瓷、铁磁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国际同行认可的成果。对此,徐治志谦虚地说,其实自己只是西安交大许许多多心怀梦想投身科研的“追梦人”之一。
满载而归 各类劳育课程样样不落
热爱动手,各类劳育课程,如烹饪、急救、种植样样不落,成为学子身边掌握劳动技能最多的人。当天表彰大会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吕佳潞因为修读了最多的劳育课程被表彰,成为“爱劳动”达人。
“这一意料之外的奖励最初令我感到猝不及防,但转而是满满的欣喜与兴奋。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表彰大会是获得各类学业、竞赛奖项的满级‘学霸’各显神通的地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小小的坚持也可以在这样的舞台有一席之地。回顾自己研究生期间和劳育课的缘分,才发现在劳育之路上,我已选修了14门课且满载而归。”吕佳潞说,她选修劳育课的初衷是按照学校的学习课程要求。在参加劳育课过程中渐渐发现,学校劳育课不但种类非常丰富,而且内容充满趣味。这些课程包括生活技能,如花菜种植、刀工配菜、缝纫收纳等,还有医学科普,如创伤急救、口腔健康等。
繁“星”璀璨 跑步达人、最美笔记……
记者了解到,此次西安交大表彰的“最”中,不少学生称“原来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都被看到了,这是最大的鼓励”。
“高中的时候,我连体测的一千米都‘畏之如虎’。当我来到西安交大后,在第一次踏上学校操场的跑道前,我其实还是带着不小的压力。如何能想到今天我也能获得‘跑步达人’称号?”西安交大医学部规培2207郝嘉毅说,一开始只是想着完成学校的跑操任务,可逐渐从中收获了许多:更加健康的身体、更加强大的免疫力、更加旺盛的精力。于是他不再把跑步当成一种任务,而是让跑步真正成为一种习惯。每次跑步的距离也从2公里到3公里、5公里,也挑战过一次次的更长距离。
来自西安交大物理学院物理强基2302班的汪星阳,此次荣获“校园最美笔记”称号。她说,大学功课深度和广度远超中学时期。还记得第一次翻开高数的教材,那些神秘的公式和陌生的符号,如同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让人既兴奋又迷茫。“我意识到,如果想要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就应该在自己的脑海中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推理框架。在大一这一年,我一门门科目逐个攻克,累计完成了十门科目、三百页的笔记,约有十万字。这些笔记在他人眼中或许只是工整的草稿,但于我而言,每一页都承载着我成长的足迹。”
多彩青春 时间不会辜负努力
青春应该多姿多彩,优秀不应只有学习这一个评价标准,榜样也不应只有“学霸”和“学神”。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崇实书院院务主任段继超说,西安交大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依托,以综合能力提升计划、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美育课程、劳育实践、群众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化、多元化成长成才的空间和平台,引导、支持学生在有趣、有益、有用、好玩的体验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赋能充电、发展兴趣、探索潜能、结交朋友、体察社会。
表彰大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中优秀学生和集体的肯定与表彰,更是对全校学生的激励与鼓舞。西安交大校长张立群勉励交大学子并深情寄语:“时间不会辜负努力,做好眼前的事、走好脚下的路,以踏实的步履铺就缤纷愿景、织成山河远阔。”
文/记者 任娜 图/西安交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