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风口的带动下,我们手里的订单应接不暇,急需资金扩充产能,正是银行、担保等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支持,让我们能够及时扩产提效。”10月23日,在西安举办的一场融资交流活动中,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严伟,对金融助力企业发展的成效感慨有加。
类似这样的“政金企”对接画面,是2024年西安引导金融活水力促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切片”场景。
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西安金融业增加值1017.43亿元,排名副省级城市第8位;截至11月末,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36218.04亿元,同比增长7.33%。人民币贷款余额38163.96亿元,同比增长8.46%。全市证券交易额累计达到100833.85亿元,同比增速12.04%。全市保费收入681.44亿元,同比增速7.52%……
紧抓机遇 积极承接国家“政策东风”
积极承接国家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大资金供给和金融保障力度,西安在行动。
11月21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股权投资试点西安对接会”吸引了全国金融界的高度关注。
为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升直接融资占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今年9月,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包含西安在内的18个城市。该试点是国家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部署,也是培育耐心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
记者从西安市委金融办了解到,我市紧抓获批国家试点机遇,迅速组织召开五大行金融AIC西安对接会,目前拟合作设立基金10支、总规模209亿元,首期募资48亿元,吸引国家资金、耐心资本投资西安。
西安积极承接“金融政策东风”的扎实动作,还充分体现在资本市场其他领域。
随着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于12月5日发布“关于取得招商银行西安分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公告,北交所全国首单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专项贷款业务在西安正式落地。
在此前的11月28日,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发布公告——这两家西安硬科技企业成为西北地区首批使用贷款资金回购股份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18日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我市积极研究新政策、做好政策承接,走进上市公司收集需求、摸排情况,西安市委金融办还联合陕西证监局,组织全市上市公司和20余家金融机构,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专题交流会,专题推介相关政策细则。目前,全市已有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将利用再贷款回购增持股票,预计总金额2.3亿元至4.1亿元。
多措并举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为了给创新型企业提供更普惠、更可靠、更多元的融资渠道,西安今年以来着重打好“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组合拳,持续优化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惠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
在2024创投大会上,通过精心组织“未来之星企业家年会”和“融资直通车”活动,为优质高成长企业与知名创投机构搭建起“一对一”对接平台,打通融资渠道“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私募基金累计在投我市企业683家,在投金额1101亿元。
积极发挥西安市政金企融资对接协调机制以及“保姆式”金融服务体系作用,是西安促进金融惠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
今年8月22日,一场氛围火热、互动频频的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会在西安举办。42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以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代表与金融机构热议融资需求的解决途径和具体方案。
“每次参加对接会,都会有新收获。”陕西拓普索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介绍说,这是他在西安参与的第三次融资对接活动。“通过这次对接会,我了解到了投贷联动、高科技人才创业贷款等最新金融服务和特色贷款信息细节,很‘解渴’!”
“这样的交流活动,在为企业纾解融资难题的同时,也能有效增强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的信心。”兴业银行参会代表也颇为感慨。据悉,当天共有15家参会企业累计获得1.42亿元贷款支持。
记者从西安市委金融办了解到,我市通过举办“一月一链”企业投融资路演活动,今年以来对接项目319个,授信额750亿元,放款资金257亿元;同时,打造“百家助万企”融资服务品牌,会同区县、开发区举办融资对接会205场,服务走访机构企业千余家。
此外,我市于今年10月出台了《关于推进西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金融服务圈”圈圈相融试点工作方案》,促进金融与社区居民、商户和小微企业形成“共驻共建共享”氛围,有力提升金融服务便捷度与广度。据悉,我市下一步将提升工作标准、丰富服务事项,打造专项的“15分钟金融综合服务圈”,聚焦党建引领,扩大综合金融服务覆盖面,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模式。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各方力量协同赋能,良好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正在为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稳定、有力的资金支持。我们相信,随着金融助力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西安这座机遇之城的高质量发展将更为可期。 记者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