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解码文旅出圈的 “冬日密码”

日期:12-16
字号:
版面:04 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际华冰雪·西安冰雪中心一流的场馆设施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  受访单位供图     冰火《长恨歌》演出现场  记者 谢伟 摄   这一晚,星光璀璨,皓月冰晶。   舞台上,骊山映雪;歌舞里,华清生烟;火把、火海把冬日的骊宫夜空渲染得迷离多姿……12月1日,2024冰火《长恨歌》的首演仿佛穿越历史,尽情演绎出西安冬季旅游的别样浪漫和创新活力。   演艺、露营、滑冰、滑雪、温泉、赏雪……西安围绕着一系列冬季特色活动,将“冷资源”转化为“热动力”,激活了文旅消费,也打开了西安文旅持续出圈的“冬日密码”。   演艺架起多元文化桥梁   晚6时许,夜幕笼罩的骊山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来自深圳的游客周莉特意穿上刚买的“文创披肩”迫不及待寻找着预订座位。作为一名深度的“诗词爱好者”,周莉不止一次想象《长恨歌》的模样,这一次终于圆梦了。   “杨家有女初长成”“春寒赐浴华清池”“仙乐风飘处处闻”“花钿委地无人收”“天上人间会相见”……经典诗句伴随着演员们70分钟的精彩演绎,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象的感知,一幕幕历史经典在眼前“活起来”。   “太震撼了!能将经典诗词、历史故事、舞台演艺和现代科技巧妙融合,让观众穿越时空切身体验千年前的大唐盛世,这一趟不虚此行!”周莉的激动溢于言表。   依托唐文化的深厚艺术魅力,演艺艺术架起世界多元文化沟通的桥梁,让旅游“流量”转变为消费“留量”,成为《长恨歌》叫响冬季旅游的秘诀。 2021年冰火《长恨歌》推出以来,受到市场认可,并曾经创造过冬季一晚三场的演出纪录。2023年冰火《长恨歌》共演出177场,累计接待观众超40万人次,成为西安乃至北方冬季旅游的典范。   西安“含雪量”逐年上涨   在“三亿人上冰雪”的热情催化下,西安的“含雪量”正逐年上涨,以冰雪为媒介、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的冰雪盛宴受到了赏雪游客和滑雪、滑冰爱好者的青睐。   “这里就像个童话世界,太好玩了,下次还要来!”11月30日,位于幸福林带内的西安银基冰雪世界,6岁的多多对父母说。作为西北首个集真冰场、游乐、科教于一体的综合性冰雪主题室内乐园,市民朋友不仅可以在超大冰湖、炫丽冰环路和白色城堡内体验狗拉雪橇、冰上自行车、小海豚助滑等冰上项目带来的欢乐,还可以在一个超900平方米的主题游乐体验区内,畅享旋转木马、弹跳塔、海盗船、机械战警等游乐项目带来的快乐。   “现在周末游客人数都会超过3000人,亲子家庭占据了大多数。”据西安银基冰雪世界工作人员介绍,从去年6月份营业至今,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打造“冰雪+”新场景   入冬以来,翠华山滑雪场、白鹿原滑雪场、竹林畔滑雪场等西安各大滑雪场陆续开场,滑雪运动有了更多的新玩法。   “现在年轻人流行在网上找‘雪搭子’,再约滑雪专职摄影师拍照,最后一起AA吃饭!”和朋友们赶来滑雪的00后大学生王丹妮告诉记者,滑雪不仅仅是运动,它所引发的社交属性,才是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的原因。记者走访中发现,新一代消费行为正在重塑传统冰雪市场。   专职摄影师小黑表示,目前雪场约拍收费为1800元/组,且12月拍摄档期已经全部排满。   西安“冰雪+”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催生了滑雪用具、器具租赁等行业,还带动餐饮、培训、住宿等多个行业,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记者 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