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看视频
在华夏大地的西北一隅,榆林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璀璨明珠,被时光雕琢,被风沙磨砺,又于岁月更迭中绽露别样生机。这里的风,恰似一位豪迈不羁的史官,呼啸着穿梭于历史长廊,将过往与今朝的故事,镌刻在每一寸土地之上。
陕北的风,是从古老的边塞大漠深处吹来的。曾几何时,那无垠沙海在狂风裹挟下,如金涛怒卷,漫天遍地的沙砾似要吞噬一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往昔这片土地最苍茫、孤寂的写照。风携着荒芜的气息,年复一年地吹刮,可谁能料到,就在这风的肆虐与坚守中,一场改天换地的奇迹悄然上演——坚韧的榆林人迎着风,植树造林、固沙护土,一锹一镐,一代又一代,在风的见证下,让绿色如顽强的潮水,漫过一道道沙丘,将边塞大漠点染成葱郁绿洲。往昔沙进人退的悲歌,化作今朝绿进沙退的激昂旋律,风里裹挟的不再只是沙尘,更有草木的清香、希望的馥郁,它吹过林梢,沙沙作响,似在低吟着这沧桑却壮丽的蜕变史诗。
镇北台,傲立在榆林城北的红山之巅,宛如一位威风凛凛的戍边老将,在陕北的风里伫立了四百余个春秋。风自台基涌起,沿着砖石的缝隙攀爬,摩挲着那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坚实的墙体。它拂过瞭望口,似带着往昔戍卒警惕的目光,望向远方曾经烽火硝烟的边防线;吹过垛口,呼啸声仿若金戈铁马的厮杀、戍角连营的奏鸣,在耳畔久久回荡。每一块厚重的青砖,都承载着明时“款贡城”边汉蒙互市的熙攘繁华,铭刻着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铁血丹心。当阳光洒下,风扬起的微尘在光柱里飞舞,镇北台于朦胧间仿若穿越时光,从历史的硝烟中走来,沉稳、庄严,依旧守护着这片饱经风霜后重归安宁的土地,风,便是它与岁月对话的信使。
沿着风的踪迹,来到横山朱鹮孵化基地,这里是生命与希望交织的温柔港湾,陕北的风于此化作轻柔的守护之手。朱鹮,那被誉为“东方宝石”的珍稀精灵,在这片静谧之地繁衍生息。
无定河,这条古老的“流沙河”,在陕北的风里蜿蜒流淌,编织着大地的血脉。风拂河面,吹皱一河碎金,粼粼波光恰似岁月的鳞片,闪烁着往昔的光影。曾记否,赫连勃勃策马河畔,“临广泽而带清流”,欲在此铸就霸业宏图;诗人陈陶泪洒河岸,“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道尽战争残酷、离人哀伤。而如今,风见证着它的新生,河畔田畴似锦,稻浪翻金,果园飘香,滋养着沿岸生灵。风裹挟着水汽,滋润着岸边草木,芦苇摇曳,柳丝轻舞,它一路奔腾,将榆林的故事带向远方,融入黄河滔滔,化作华夏文明长河里熠熠生辉的篇章。
陕北的风,吹过历史的沙丘,抚过古老的城台,守护着濒危的生灵,润泽着岁月的长河,在塞北大地奏响一曲雄浑与婉约交织、沧桑与希望共鸣的生命交响,诉说着这片土地永恒的传奇,见证它从荒寂边关迈向锦绣山河的铿锵步伐。 记者 任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