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右)与李毅盟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记者 孙欢) 秦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一直是其传承的重要传统模式。12月8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企业秦腔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张蓓收徒仪式在西安举行。仪式现场,青年秦腔演员李毅盟正式拜张蓓为师,她也是张蓓的开山弟子。
秦腔艺术源远流长,传承的火焰从未熄灭。收徒授业是梨园得以传承和延续发展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戏曲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条件。
张蓓,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团艺术指导,主工花旦、刀马旦。有着四十余载舞台积累,张蓓的演出扮相靓丽,嗓音甜美,身段洒脱,表演清新雅致,准确细腻。她演出过《悟空借扇》《挂画》《杨七娘》《会阵招亲》《杀狗劝妻》《迟开的玫瑰》等大量剧目,尤其是《红娘》中灵动、俏丽的红娘,《虞姬泪》中兼具刚毅与柔情的虞姬,都是让戏迷念念不忘的角色。
而另一边,此次拜入张蓓师门的李毅盟,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青年演员。“85后”的她主工刀马旦、小旦,主演过《杨八姐盗刀》《虞姬泪》《会阵招亲》《白蛇传》《龙凤呈祥》《杨门女将》等剧目,多次在省市赛事中获奖。
在平日工作中就有师徒之情,此次正式拜师,李毅盟将更好从前辈艺术家身上汲取舞台艺术感悟。仪式现场,在陕西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袁博的主持中,在老一辈戏曲曲艺艺术家、研究学者、业内同行的见证下,李毅盟向张蓓行了传统的拜师礼,表达了自己对秦腔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对师父的崇高敬意。张蓓寄语爱徒,寄托了对秦腔青年未来艺术道路的殷切期望。张蓓表示,自己心中一直执着于丰富秦腔花旦剧目,让花旦演员有戏学、有戏演,让观众看到好的花旦戏。“同时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好的园丁,培养出好的花旦演员,唯此我才无愧于‘梅花奖‘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简单而庄重的仪式,承载着秦腔艺术代代相传的使命与担当,得到了众多秦腔乃至曲艺前辈艺术家的关注。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李凤云发来贺电表示祝贺。霍慧君、贺林、石国庆(王木犊)、秦瑞玲、樊琦、陈答才、梁学才等到场亲自见证,众人在喜悦之余,均希望师徒二人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能够相互扶持、共同进步,为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李毅盟表示,能够拜入张蓓老师门下,是自己艺术生涯中的一大幸事。她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秦腔艺术,不辜负师父的期望和观众的支持,为秦腔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