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穿破黑暗:灯塔的故事

日期:12-07
字号:
版面:08 长安悦读       上一篇    下一篇

  ◎[意] 维罗妮卡·德拉·多拉   在我自幼生长的岛屿威尼斯利多岛的东北边缘,有一道窄窄的防波堤直入大海。它的尽头是一个神秘的所在,悬浮于海天之间。这条由岩石与混凝土组成的临时道路连着一座圆形人造小岛,其间伫立着一座小小的鲜红色灯塔。严格说来,它应该叫作“光源”,但我们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灯塔”。   对那些来自海上的人而言,这座地标是进入环礁湖的北部入港口。而对于从陆地走来的人,它标志着一段长距离的散步或骑行接近终点。一进入这座小岛,人们立刻置身于一种不真实的景致中,仿佛被猛然投进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画作。从远处的没影点来看,灯塔变成了一个神秘的实体。防波堤上的岩石,变成了奇怪的多边形和巨大的混凝土块。黄昏的暖光进一步凸显出它们的几何轮廓。灯塔拉长的暗影像一支巨大的表针,以缓慢的圆周运动触碰每一块石头。在漫长的夏日傍晚,整座小岛沐浴在宁静的金光下,四周包裹着寂静之声以及大海深沉的呼吸。   圣尼科洛灯塔规模不大,但它那饱满的鲜红色与海天的碧蓝乃至粗糙混凝土的灰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自然而然地吸引着来客的目光,令其不忍稍离。这座小小的地标是为了指引船只而建的,却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从利多和大陆前来的访客,像一个强力的磁场或某种神秘的圣地。和那些古老圣地的朝圣者一样,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喜欢在环绕灯塔的混凝土块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他们的涂鸦记录过往的爱情,赞美夏日的远足,或者干脆思考起人生的意义。   无论多么深刻或真诚,人类的思考或词语总是短暂易逝的。那些涂鸦被海浪和雨水冲刷,其上总会有新的涂鸦掩盖或彻底取代它们,仿佛一张仍在使用的复写纸。然而有两处涂鸦却经历了多年的风吹日晒留存下来。我记得孩童时期跟家人一起周日远足时,还有少年时代某个晴朗的春日午后骑车到灯塔看书时,就曾见到过它们。我记得它们漂亮的草书,每个字母都写得很用心。那些黑色的字母仍在那里,欢迎着偶尔来到这个奇异世界之门的游客:   灯塔是人生,天堂可以等待。   托尼? 1985年7月24日   欢迎来到灯塔。请尊重这片和平的绿洲。   托尼? 1982年7月11日   过去这几年,我曾多次回到圣尼科洛。有时,那小小的红色灯塔变成了我在某个术后恢复期日常散步的目的地。“到灯塔去”变成了一种下午的仪式。仿佛在清冷的冬风中去往那个红色地标有一种抚慰的功效,或是某种神秘的疗愈特性:或许是漫步于宛在水中央的那道窄窄的混凝土路上这一有规律的行为,是我有规律的脚步声或呼吸声融入风中;或许是亚得里亚海咸香的气味,是刺痛我的面颊和手指的凛冽海风。也或许,就是因为想到了我将走到陆地边缘去向大海的怀抱。那些散步启迪我写下了这本书。   我开始将阅读关于灯塔的书变成解药,缓解即将失去亲人的悲伤以及最终的丧痛。当过去 20 年里一直照亮我人生的那个人的引导之光即将熄灭时,阅读灯塔之书或许是一种本能的疗愈之法。读者或许能从中读出某种寓意——绝望地、下意识地试图让那盏灯继续照亮。事实上,虽然散步到圣尼科洛总会让我陷入安静的反思,阅读灯塔故事却有相反的效果。它帮助我的思维走向外面的世界。它照亮了那一个个忧郁的下午,它打开了宽阔的视野。它把我从(我工作和生活的)英格兰萨里乡下带到了遥远的海边。它让我再度感受到大海的呼吸。它让我想起家的存在。因为某种原因,阅读灯塔之书令我快乐。   墨西哥随笔作家哈斯米娜·巴雷拉说,灯塔的反面是水井。前者是“固态的光明之塔”,后者是“逆向的液态的黑暗之塔”。她写到,有人喜欢凝视水井,在其中寻找月亮的倒影。然而她坦白,那么做会让她眩晕,而灯塔就全然不同了。   我不再顾影自怜。我在空间维度走开,去往遥远的别处。我也在时间维度走开,去往某个我深知自己将其理想化的过去,那时离群索居还没有那么难。最后,我也不再沉溺于思索我自己的时代,因为如今灯塔看起来就像是浪漫和崇高的人物。   如果你来自一座海滨城镇或岛屿,必然会对灯塔有某种天然的依恋。灯塔可能是童年的一个个里程碑;是安静的避世之处或沉思的贴心伴侣;是非正式的纪念碑,整个社区围绕着它建立起认同感。然而每次我跟亲戚、朋友、同事或者学生谈起想写这样一本书时,总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最爱的灯塔、一个灯塔的故事或者一些有关灯塔的感想,无论他们来自城市还是岛屿,海滨还是内陆。有时那是他们曾在某个短途旅行或暑期假日里探访过的灯塔。而更多的则是某个“心灵的灯塔”:他们读到或听说过的某个灯塔;他们在某本杂志或童书中偶遇的灯塔;他们在电影、互联网或电子游戏中见到的灯塔;或许根本不存在,只是他们想象出来的灯塔。所有这些故事的基础,是大家都莫名地对这一主题充满迷恋。   我继而发现,有一个名为灯塔学(关于灯与灯塔的科学研究)的完整学科;发现全世界有无数宣传灯塔遗产的协会;发现甚至还有“灯塔收集者”——他们收集的不是灯塔主题纪念品(虽然这样的人也不少),而是实际存在的灯塔。“看看登临苏格兰的全部 284 座芒罗峰的徒步者们,也就不难比照那些迎接这一最终挑战的人:去探访苏格兰海滨最危险角落里的全部 209 座仍在照亮海面的灯塔。”而这一趋势似乎还在增长。   人类对灯塔的着迷到底源自何方?为什么灯塔,一如静谧沉默的、有着古怪涂鸦的圣尼科洛灯塔,对人类的思想和人类的想象有着如此难以摆脱的吸引力?本书就是一个谦卑的尝试,想执一盏孤“灯”,对这两个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一探究竟。   《穿破黑暗:灯塔的故事》,[意] 维罗妮卡·德拉·多拉/著,马睿/译,译林出版社202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