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米
他死了之后,她最大的遭遇是,凡事不能再问他怎么办——他们永远是一起决定一切事,并且几乎总是意见一致。他知道,他早就想过死之后,所以他认真地告诉过她:“记住你的一切决定都是对的,你做的就是最好的。”
现在,她无数次遇到这样的时刻,她永远情不自禁,抬起头想要问他——一次又一次。然后她就让自己想起他说的这句话,让自己相信,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他期望的,他看她作了决定,就赞同。他为他的死带给她的最大的痛苦,做了准备。无论如何,她还有这句话作保障。
他该做了怎样的想象——为她。为死,做了多少准备。因为离开她他实在不能活,他说他什么都可以给她为她,但死,他必须要先得,算他自私。他是专家,他是行家里手,他知道他的死带给她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在他们两个的关系里,每时每刻都是共同的“决定”,是对世界共同的目光,不管怎样,他们最终都会一致。所以,他死以后,她必须就是他们两个,必须认为依然是他们一起在对付一切,必须认为他样样赞同。她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相信这句话,就是相信他,就是安慰他,就是他的愿望——她的愿望。
他居然把写给她的情诗也拿来发表了——多么不像他。他是在为死做准备,他要感激她,要彰显她,要给她荣耀,也不管俗人和“超人”怎么看。他也有最普通的愿望,就像当年希望妈妈看到他的作品发表、得奖——虽然那是世俗的荣耀。他要人家知道,他的老婆是他的帮手,也是他的知己。他公开他多年以前写的诗,她有点吃惊,这有点不像他,但她当时忙得没有多想,只是想,他老了,就让他脸皮厚吧。现在,她才懂得他的良苦用心。现在,她一遍一遍地抚摸那些印成铅字的诗行,知道那是他刻意为她做的,做成漂亮的铅字,做成耀眼的爱……
其实,那些诗是在他们结婚多年以后,他自己默默地在电脑里写的,说是写给她,不如说是写给他自己的。放了很多日子,他给她看,她没有惊讶,只是从诗的角度,建议他改几个字,就像对待他写的其他所有东西一样。
耀眼的爱。为什么?
不是因为要不同凡响。
是因为——终于感恩。
那是他们开始在一起时期望的。他们曾经决心要过好,要真的幸福。不是要给人家看,而是要试着自己做。他们没有把握,只是决心努力。他们什么也没有,只有诚实。对自己、对彼此,诚实了再诚实。后来才知道,这是用之不竭的财富。
在他们无意识的时候,“事情成了”。终于有一天,他们在别人经意的目光和言谈中读到了“不同凡响”。终于有一天,他们的爱耀眼起来。
他不能不惬意地感慨,那些曾经对他的执着不以为然的人已经闭嘴,那些以为他不识抬举的人终于懂得他究竟要什么样的女人,那些暗暗看他不自量力的人现在也默默地叹服,特别是,那些嘲笑爱情的人—他最烦的人—终于眼睁睁地看见了爱情的证明。
“那是因为我棒还是你棒?”
“当然是我!”
“可人家都说男人是女人塑造的。”
“说得没错!”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种时刻,是她最满足的时刻,她以为那是她人生最大的成功。
因为他是一个爱女人的人,因为她是一个爱男人的人。当他们读到“我爱你,以我童年的信仰”,就再也忘不了了!他们都是以爱情为业的人,就是俗话说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他们以此为荣。
“我爱你,以我童年的信仰。”
在大学里,她第一次在小说《公开的情书》里读到这句话,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一个叫老久,一个叫真真。老久、真真,这两个词也特别符合她对爱情的想象和期待。后来,她说给他听;后来,她发现他把这句话写进了文章。她一点也不意外,这样的话他一定听过了就忘不了。情种都是这个样子。情种,就是打小就信仰爱情。
他的爱,曾经从来不被承认。是他倾其所能也不会让一个女人幸福?女人要的是什么样的幸福?幸福是给的吗?谁的手里有幸福?你看见他,他也看见了你,幸福就有了。
他曾经爱上一个女人。她会爱上他吗?他明明在她的目光里看见了爱,他明明听见了她说的爱——对他的爱,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说那不是。人们头也不抬,看也不看,就断言:你是暗恋,她是同情……
他和她明明谈论世界和自己,袒露一切;他和她明明肌肤相亲,欲罢不能,然而,外面到处都是这样的声音:这不是爱。这声音喧响到轰鸣,一定要使她不再相信自己,一定要让她远走他乡,一定要让他无法不放弃——这样的企图终于是要成功的。
你不知道这声音的力量来自何方?为什么如此热衷发出这样的声音?基于他们热切的人性?或是生涩的不成熟的人性?是经久的固见还是暗暗的优越感?是因为那个愚昧的年代还是因为其实根本就低劣的人性?
那很少的发出另一种声音的人,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其实他们只是无比自然地同意或者相信他可能像任何一个男人一样爱上一个女人,也可能像任何一个男人一样被一个女人爱上。他有权利拒绝吗?因为不爱而拒绝本来再正当不过,为什么拒绝一个身体健康的女人就是不识抬举?
仍然要拒绝,毫不留情地拒绝。
一个做好了独身准备的人不仅有权更有力量不识时务。
我却权当你是为了等我。
等我来了,我们就相互看见了。
爱,最不是简陋。
耀眼的爱。一个男人平凡的愿望。他一点一滴地做,一心一意地做,聚精会神地做,时时刻刻地做,只为了做好,因为他的信仰是爱。
《让“死”活下去》,陈希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