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一号难求、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是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但高陵区崇皇中心卫生院并非如此。从过去的年门诊量2万增长到如今的10万,年住院量由过去的100多人次增长到现在近3000人次,这些数据的背后,既是高陵区崇皇中心卫生院诊疗硬实力不断提升的见证,也是辖区老百姓对“家门口”优质医疗服务的认可。
这家基层卫生院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近日,记者来到现场一探究竟。
这个建院已有70余年历史的“老伙计”,如今搭上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发展的顺风车,不断完善“硬设施”、改善“软服务”,发展得有模有样。崇皇中心卫生院设有全科、老年病科、内科、外科、骨科、肛肠科、妇科、儿科、康复医学科、口腔科、中医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14个;心电图室、B超室、检验科、放射科4个医技科室;拥有CT、DR、口腔CT、彩超、麻醉机、胃肠镜等医疗设备,开设床位76张。俨然是一所五脏俱全的小型医院,能满足辖区居民基本就诊需求。
基层卫生院既要能为患者提供检查服务,还要确保检查的精准度,为患者后续有效治疗提供保障。崇皇中心卫生院花大力气,依托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规范化建设院内检验科,将检验项目由之前50余项增加到150项;同步开展远程心电业务,联通高陵区医院心电数据中心,实现心电数据随地上传审阅、心电报告即时回传打印,真正让患者做检查时少跑腿、花小钱。
能揪出病因只是第一步,有效提升院内诊疗水平、让大伙放心看好病才是头等事。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高陵区以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健康需求为目标,加快建设区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初步打造了以高陵区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覆盖辖区10所卫生院,实行全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推进区域资源共享、病患同治、优势互补。基层缺专家,就从大医院精准“输血”,安排优势科室技术骨干定期下沉基层;基层缺技术,就让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这人员一来一回流动中,就盘活了社区医院资源。
张大爷今年已82岁高龄,腿脚不便、肠胃敏感等老毛病让张大爷成了崇皇中心卫生院的老熟人。“大医院看病人多,我眼睛不好、腿脚也不便,看次病就要全家折腾一次。我就想着,啥时候能有一种适合我们这种人的看病方法——病人就近看病,让医生多跑跑。这不,在这就行。” 张大爷告诉记者,每周区医院专家坐诊时,自己就顺路来做个治疗,啥事不耽误。中心卫生院的医生、护士服务态度也很好。“能把病看好的医院就是好医院,不在乎大小。我是看着‘家门口’的卫生院一步步变好的,相信未来它也会越来越好。”张大爷感慨地说。
记者 王江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