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颈动脉斑块”似乎在许多中老年人的体检报告单中逐渐增多,许多人也因此焦虑不安、不知所措。有报告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大概有40%,而60岁以上的人群检出率几乎高达100%。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快成为老年人逃不掉的疾病。那么,它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影响?需要治疗吗?12月3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张李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多
张李娜介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硬化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诊断。如果把颈动脉血管比作“水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是里面的水锈和污垢沉积。
斑块是由脂肪、胆固醇、钙质、细胞残骸等物质组成,黏附在血管壁上会导致动脉狭窄或堵塞,进而影响血液流向大脑。当阻塞不大时,可能没有感觉,但若任由斑块发展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是中风、心梗、冠心病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张李娜说,高血压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他易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因素包括吸烟、年龄增长、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血脂异常、血糖异常升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身体内经常有炎症等。这些因素会使动脉硬化斑块加速发展或提前出现,也会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脑血管疾病。
不必谈“斑”色变 学会分辨情况
四十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体检报告中多少会有“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字眼。张李娜认为大家不必谈“斑”色变,学会分辨斑块的情况,科学对待即可。
她说,我们应该注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突出于血管壁。如果没有,说明处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如果突出于血管壁,超声报告中一般会显示斑块处的血流频谱变化,它可反映血管管腔是否变得狭窄。如果提示有管腔狭窄情况,则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明确病变的具体情况。
那我们该如何防治颈动脉硬化斑块?张李娜建议大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多样化的饮食结构,适量食用初榨橄榄油,多摄取新鲜水果和蔬菜有很好的软化血管作用。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也可辅助软化血管。同时还要禁烟限酒,多参加体育运动,以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控制血压等。
脑卒中发生风险很低时不必进行药物治疗。但当颈动脉硬化斑块开始影响颈动脉的血流时,就必须干预。包括血管管腔狭窄超过70%以上,或是不稳定斑块。
严重的颈动脉狭窄通常有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头昏、头沉,有时会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甚至发生脑卒中,可以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这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把颈动脉硬化斑块从血管内剥除的手术。或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通过血管内介入方法把狭窄的动脉用支架撑开。 记者马相 实习生师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