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签订劳务合同和解除劳务合同是在线上进行,工人称“用人公司通过欺诈手段造成他们被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公司则回应是“友好协商后工人自己办理的辞职手续”。近日,“钟楼下·民生热线”栏目收到这样一起发生在国外的劳务合同纠纷线索。因当事双方均是口头陈述,都没有相关资料佐证各自说法,对此,记者采访律师,就用人公司和工人如何维权或者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发生,给予法律层面解读。
群众反映
劳务期未满受欺诈解除合同
11月22日,四川绵阳籍文师傅向“钟楼下·民生热线”栏目反映,今年7月31日,他和4名老乡与陕西山海源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海源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务合同,被派遣至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安装公司”)位于马来西亚的一个项目地工作。合同是通过山海源公司的小程序网上签订,约定劳务期限从2024年7月31日至2025年7月31日。
然而,今年10月26日,建筑安装公司马来西亚项目负责人通知文师傅等5人,因为大部分劳务外包,工作面缩减致务工岗位不足,他们被辞退了,让他们准备10月底回国。文师傅他们希望公司按正常程序辞退,出具相关手续并给予经济补偿,回国前结清工资。其间,文师傅和他的同行4名老乡仅领到1个月工资,是山海源公司打到他们银行卡上的。
文师傅说,11月14日上午,在项目部工地食堂,项目经理杨某和建筑安装公司商务部工作人员贺某,让他们逐个进到一间屋子协商。协商中,杨某让贺某用文师傅的手机帮其下载一款App,说是为方便发工资,文师傅还配合做了人脸识别。但当文师傅拿回手机时看到,手机上未下载任何App,却收到山海源公司发的劳动合同解除短信。经咨询,山海源公司称是文师傅主动辞职的。他们同行的5人中除了刘某外,其他3人都和文师傅的协商经过一样。随后,建筑安装公司给他们结清工资,并购买机票让他们回国了。
“我们是被骗着做人脸识别解除合同的,需要山海源公司拿出我们申请辞职的证据,也希望用人单位纠正错误或者给予我们补偿。”文师傅说。
记者调查
建筑安装公司称系工人自己办的辞职手续
11月25日10时许,记者前往山海源公司了解情况。该公司海外部工作人员答复记者称,解除劳务合同须人脸识别和员工本人签字,公司通过程序看到是员工主动申请辞职的。至于人脸识别是工人自愿还是被欺骗做的,通过系统看不出来。该工作人员表示,工人只是通过他们公司签订合同予以劳务派遣,情况是否真实,须向用人单位核实。
随后,记者前往建筑安装公司询问情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会立即联系马来西亚项目部相关负责人答复记者。当日12时许,建筑安装公司马来西亚项目有关负责人王女士致电记者称,文师傅等5人存在怠工、工作业绩不达标等情况,公司依据合同有关条款辞退了他们。“公司一直善待员工,我们没有按合同约定的回国1个月内支付剩余的15%工资,而是全部结清工资,还给他们买了回国机票。和他们解除合同是协商好的,工人自己办的辞职手续,没有人欺骗他们做人脸识别。”王女士说。
王女士还让记者联系和文师傅一起回国的其中一名陕西籍工人,称其可证明建筑安装公司和文师傅等人解除合同是按程序进行的。但该名陕西籍工人表示,仅能证明自己和建筑安装公司是友好协商解除合同的,不能证明文师傅等人是通过哪种方式解除合同的。
律师建议
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
文师傅等4人的劳动合同解除证明书须在手机上下载,但他们个人都称在手机上下载不了。26日18时许,记者仅拿到山海源公司出具的网络版文师傅劳务合同解除证明书,其内容显示,文师傅提出辞职申请,双方按照约定解除劳务合同。文师傅表示,证明书上的签名不是自己所签。
由于涉事建筑安装公司和文师傅关于劳务合同解除均是口头说法,双方均未提供任何证据佐证。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北京市万商天勤(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罗震东给出了解读。
“此事件虽然发生在国外,但劳动者和派遣单位签订的合同属于劳务派遣协议,符合劳动用工的特征,劳动者和建筑安装公司之间就是劳动关系,争议的裁决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因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均在国内,劳动者有权向国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罗震东表示,就此事而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说法不一致,劳动者是否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暂时无法判定,建议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建议用人单位在终止劳动关系时,保留相关证据。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申请辞职,应保留辞职信等证据。作为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保留单位发出的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等相关证据。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应签订书面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对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经济补偿金等事项做明确约定。尽量避免事后产生纠纷。
记者 李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