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漫说尤物

日期:11-30
字号:
版面:06 文化纵横       上一篇    下一篇

  尤物,是汉语里的一个词汇,姓氏尤加名词物这种组合不大常见.那么,尤物因何姓尤啊?   我们先来看尤。小篆字尤被描绘成植物屈曲生长、受到阻碍的样子。受到阻碍还能继续生长,则显示出其优异,因此尤本义就是最优异的意思。然而,这个优异又有点特别。《说文解字》:“尤,异也。”《小尔雅》:“尤,怪也。”《左传》注:“尤,甚也。”《管子》注:“尤,殊绝也。”   按照字典上的解释,尤物有三层意思,指优异突出的人,也指美貌女子,又指优异的事物。   我们可以推测,第三个义项应该是尤物的原意。苏东坡在《荔枝叹》里说:“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这里尤物指荔枝。东坡感叹,愿老天可怜一下老百姓,不要再长出荔枝这样珍贵的东西来祸国殃民啦。第一个和第二个义项,应该是尤物的延伸意思。白居易在《李夫人》诗中云:“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很明显,这里尤物指像汉武帝的李夫人那样的绝色美人。   不过,考据一下尤物的最早出处,却跟我们的推测完全相反。《左传》里讲:晋国贤臣叔向,要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女儿。叔向的母亲不同意,她引经据典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意思是说,像巫臣氏这样的美女是可以改变人命运的,如果不是圣贤之士,一定会有灾祸的。作者很高明,没有直接阐述儒家的红颜祸水论,而是借叔向之母这个女性之口来讲,更有说服力。这种今人看来的无稽之谈在古人那里却很有市场,即便对女性有十足好感的曹雪芹,也让贾宝玉评价尤氏姐妹说:“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   对这种论调阐述最透彻的,还属元稹的《莺莺传》。《莺莺传》最后,张生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竟还用一番“精彩”的尤物论来掩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这种物化女性的理论简直令人作呕。想来,王实甫创作《西厢记》时,舍弃《莺莺传》结尾,也是厌恶元稹和张生这般恶心的嘴脸吧。 (张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