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拥抱蓝色

日期:11-29
字号:
版面:08 晚晴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培胜         无数次想过青藏高原的壮美。这个离太阳最近的高原,定然令人心旷神怡,激情飞扬。   我想,这样的时光,这样的况景,只有十几年前的青春期才可以碰见。就在那个夏天,我走向青藏高原,好好地与高原相约,也与那个逝去的青春时光相见。   我去纳木措——那个蓝色的天堂,诗一般的地方,令人向往。当汽车沿着318线进入纳木措时,阳光从蓝色的纳木措慢慢收起光芒四射的金线,天空呈现出万道霞光,湖面以温柔的浅笑、善意的目光、谦卑的姿态迎接着片片霞光。我自私地认为,纳木措拿出欢迎的姿态,是为了我的到来。你看,天上和地上,两个湖平面呈不同的形式和切入口,为我打开一幅壮丽的画卷,纵然没有热闹的欢腾,没有鲜红的地毯,但风情万种、世外桃源般的佳境,会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珍贵的客人,顿时舍弃浮尘的忧伤与谦卑。   此时,我独揽一片海天的景色,独享一片清静的世界。无界的画,无界的天,仿佛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过,海天辽阔之地,心境空灵之时,巨人也可以成为侏儒,侏儒也可以成为巨人。纳木措的天,纳木措的地,选择在高原这个地方,定有它的道理,苍穹的辽阔,地高的傲骨,人迹罕至的空寂,造就的不只是一片湖,而是一个清灵的世界。一些修道、修禅的人,选择把寺庙、道观修在深山老森,或是人烟少的地方,不只是求的少些外在干扰,多的还是想营造一片自我的天地吧。我这样想,也这样对纳木措充满了敬意。当然,因为自然条件因素,这里没有寺庙没有道观,但多的是凡人的向往,多的是诗魄的存留。   天上的蓝,蓝得透亮,蓝得干脆,像巨大的水晶,从数不清的角度沥出源源不断的光,倒在湖上地上,并长出清流的颗粒。那一湖静静的湖水,蓝得如一只大眼睛,镶嵌在大地上,仰望天空是一种壮美,更是对天空最好的回应。蓝色,呈现在人们心间,是永不涸的海。海中有母亲的爱,有纯洁的情,更有无边的诗意在跳跃。在茫茫天地间,湖水来自何方?   静静地,我对着湖水发呆,苍穹传来幽幽声:它来自远古、来自上苍、来自念青唐古拉山的思念积蓄的水。这一汪铺天盖地的蓝,被高原的手挥毫卷开,在4700米的海拔上,释放、入定。它注定是悠远的,柔软的。它蓝得安静,蓝得坦荡,蓝得无拘无束,以至我走近它的身边,无数的朝圣者、旅行者走近它时,它没有惊喜,没有狂躁,依然保持着安然的姿态,把思念静静释放,把等待写成串串诗行。   这里,无限的清寂,无限的辽阔,无限的敬畏,我觉得在纳木措面前,我是多么渺小,甚至觉得自己是一种空无的存在。纳木措的壮丽奇观,把所有的蓝给了我,让我记住了它的语言和叙事风格。纯纯的蓝,感觉是上天给高原湖巨大的留白,站在湖边,思绪飞扬,我仿佛看到了念青唐古拉山的守持与坚韧,领略到湖的柔肠与思念在含蓄中熔炼与抵达。远处树上飘荡的经幡,成了蓝的对白,那是向往留下的片片印迹。   再不离开纳木措,我会被蓝色包围,再也走不回凡尘世界了。在朋友的提醒下,我离开纳木措,离开那个蓝天蓝地的湖,告别了以往无法抵达的心境。   还好,心灵沾染上蓝色的灵气,纯洁的心境充满着诗情画意,再坏的浮躁,再苦的折难,一切都会在蓝色的背景下悄然消散,生活里拥抱了一片蓝,便拥抱了一片纯净,便有了一片安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