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讲述现实题材 反映时代特色 这样的电影才更容易受关注

日期:11-27
字号:
版面:08 文体       上一篇    下一篇

  电影《拨浪鼓咚咚响》海报 片方供图   近年来,小成本电影在陕西的电影市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贴近生活的故事,为观众带来多元化的观影体验,为电影行业的繁荣注入活力。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成本影片常常遭遇很多困境。在当下,小成本影片如何在现实中破局?记者近日对多位业内人士做了采访,听听他们的建议。      小成本电影在发行上受限制较多   作为全国小成本电影的一个重要产地,陕西以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电影作品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表现公路喜剧题材的《拨浪鼓咚咚响》,有展现陕北文化的《刮大风》,有反映地下党革命斗争的《西府游击队》,此外,还有众多的小成本影片正在筹备和拍摄中。   一部小成本电影,如何才能被广大的观众所看到?做好电影的发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西安的资深发行人员王先生在业内扎根二十多年,他告诉记者:“小成本电影在拍完以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发行问题。很多小成本电影因为规模小、社会关注度不够,发行上也会遇到难题。即便很不错的影片,也产生不了较好的口碑和社会效应。有些创作人员,确实是满怀对电影的热爱,把电影拍得不错,但往往会受限于发行的现实问题,这个重要环节过不了。”   “客观一点来说,大多数的小成本电影都产生不了太大的水花。”王先生指出,“一般来说,10部小成本电影最多只有两部电影能够产生好的社会效应,其他的都是停留在完成的阶段。”      小成本电影机遇与挑战并存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当下的电影市场环境下,小成本电影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资金短缺限制了其在剧本打磨、拍摄制作、后期特效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渠道,导致许多优秀的小成本电影在上映后难以获得关注,市场价值难以充分实现。然而,机遇与挑战也是并存的。小成本电影以其贴近生活、创意独特的优势,往往能够捕捉到观众的情感共鸣。   西安导演余治华此前执导过小成本电影《脚尖上的信天游》,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于小成本电影,他认为:“小成本电影在拍摄、制作以及发行上,确实受限制较多,但小成本电影好把控,在拍摄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精品。把小成本电影拍好,实现应有的价值,也是一种成功。在电影行业,即便题材宏大、资金充足,也不一定就能实现好的价值。有些请了大量明星、投入大量资金的电影,最后赔钱的、口碑差的也有很多。电影的质量首先是关键,讲述现实题材、反映时代特色的好电影,才会更容易受到关注。”      小成本电影也能讲好大故事   记者注意到,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影片《刺猬》累计票房跨越亿元大关。这个数字,对于一部投资规模较小、明星阵容不豪华的影片来说,是一次令人瞩目的成功。它不仅证明了《刺猬》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更是对当下电影市场“内容为王”理念的有力佐证。   对此,西安电影人李军练分析:“《刺猬》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细腻的人物塑造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共鸣。社交媒体上,观众通过分享观影感受、推荐影片给亲友等方式,推动了影片热度持续升温,形成了强大的口碑效应。影片并未追求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琐碎与内心挣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人性挖掘,展现了平凡个体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成长。小成本电影,也能讲好大故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找准定位、精准出击,也是小成本影片制胜的关键。这个成功的案例,值得咱们陕西电影人去学习和借鉴。”   对于陕西的小成本电影,有一个好消息是:前不久,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小成本电影推广服务平台”在中国(横店)国际影片交易会暨第二十六届全国影片推介会上亮相。该平台未来将积极为包括青年影视创作者作品、戏曲电影、儿童电影及纪录电影等影片提供宣传推广服务,启动全国青年电影联展,探索电影内容“分线”“分区域”“分阶段”的发行,为解决小成本国产影片的发展困境发挥积极作用。   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鹏也表示:“对小成本电影的破局,我们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希望能够助力小成本电影更好的发展,为电影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 曾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