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梁红玉》剧照 记者 尚洪涛 摄
本报讯 (记者 孙欢) 悠远而敞亮的大秦正声将再次在著名学府响起。近日,在拉开帷幕的清华大学2024年校园戏曲节中,易俗社受邀登场进行专场演出,将于11月25日、11月26日为清华学子带去秦声秦韵的精彩。这也是继2015年易俗社首次在清华大学演出以来,再一次走进清华园。
作为清华大学一年一度的校园特色节日,本月启幕的清华大学2024年校园戏曲节上,将呈现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秦腔、曲剧、扬剧等多个剧种的精彩演出,经典与现代荟萃,传承与创新同行。其中,西安易俗社将分别于11月25日、26日连续两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为清华大学师生带来主题为《海棠隽敏·又见清华》的演出,包括“秦腔精粹折子戏专场演出”以及“戏曲精粹赏析音乐会”。
两场特色秦腔演出,不仅将把《梁红玉》《三滴血·虎口缘》《木兰从军》《双锦衣》《火焰驹》《白蛇传》等秦腔名剧的精华片段予以展示,也将通过有传承、有移植、有创新、有思索的剧目展示,通过唱做并举、文武兼备的精彩演出,呈现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秦腔老社在秦腔艺术传承道路上的累累硕果,呈现西安秦腔人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的不断耕耘。
此外,演出还将展现易俗社在人才培育领域的丰硕成果,尤其着重展现新一代青年秦腔人的青春风采——本次演出由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亲自带队,携张腊梅、张萍、高宁宁、王凤芸、王咪娜等一众青年演员共同演出,让戏曲青春之美浸润青春校园。
据介绍,这已非西安易俗社首次走进清华大学。2015年,易俗社与清华大学共同开展了“百年易俗社走进清华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秦腔经典剧《三滴血》《双锦衣》三本大戏完整上演,或传递民族大义,或展现经典魅力,或传承前人力作,带给学子们极大的艺术震撼与心灵震撼。
记者了解到,得益于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新形式,以独特方式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秦腔艺术送入当代青年视野,易俗社这些年开展了大量“戏曲进校园”活动,将名家、名剧送到师生当中,也积极邀请大中小学生走入百年剧社,推动戏曲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传播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