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西安晚报

中意“丝路知音”跨越万里西安相聚

日期:11-23
字号:
版面:04 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肖云儒写下“独行天下”四个大字鼓励维娜   携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背着30公斤重的行囊,75岁意大利文化学者、徒步旅行家维娜·卡玛洛塔以惊人毅力,花费两年时间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从罗马走到了长安。11月19日,维娜专门拜访了曾三次走过丝绸之路的文化学者肖云儒,两位老者隔着时光的走廊,畅谈跨越两万余公里沿线的沧桑与壮美,谱写了一段值得传颂的“丝路”佳话。   缘聚古城 与知音分享“丝路”故事   著名学者肖云儒今年85岁高龄,曾在75岁高龄时三次重走丝绸之路,每一趟旅程均超过两万公里,并将旅途广博见闻,结合自己对于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心得及成果,集结为数十万字的文集,翻译成英文、意大利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经意大利学者、翻译家梅毕娜的介绍,维娜读到了肖云儒的文字分外激动,一面是马可·波罗精神的指引,一面是肖云儒笔下故事的召唤——维娜被肖云儒笔下的“丝路”奇遇所深深打动。   两年徒步旅行的时间里,维娜除了每日阅读马可·波罗留下的文字,研究当年的地名、人文背景、风俗习惯之外,也在肖云儒的笔下了解到西安这座城市对于丝绸之路的意义。75岁的老人一路从意大利徒步走到中国,这本身就是传奇。维娜2022年走出意大利,一路途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伊朗、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国,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在2024年8月29日通过中国西部边陲的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踏入了新疆这片神秘而广袤的土地。从喀什起,她正式拉开了在中国徒步旅行的序幕,预计这一旅程将持续到2025年6月。   肖云儒从“丝路”起点西安抵达罗马,维娜则从罗马出发抵达西安,两位老人在西安的会面,像是从东方到西方的一个圆满闭环,这跨越万里的相聚令人分外激动。肖云儒拿出自己关于丝绸之路的十余种著作与维娜分享,并为维娜讲述了途经“丝路”沿线国家遇到的惊险故事、结下的深厚友谊。维娜觉得,徒步穿过戈壁、沙漠,翻越雪山、草原的路途尽管惊险,但自己拥有多年户外经验,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的挑战,真正需要克服的是独自上路时无尽的孤独感,她还分享了一次在中亚一带遇到野狗的冒险之旅。   丝绸之路如此漫长,是艰辛而险象环生的旅途。“丝路”征途中,每到一处,肖云儒与维娜都会对沿线的建筑、人文环境悉心记录,两人交流了许多关于“丝路”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心得,还有从“丝路”沿线带回的各种精美工艺品。肖云儒比较了古罗马石材建筑、中国砖木结构古建的形制,古罗马文明的艺术、哲学、社会生态,描述了中国唐代的繁盛景象,将那段遥远而神秘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让维娜仿佛身临其境,听得如痴如醉,“我在西安遇到了‘丝路’的知音,因为敬仰马可·波罗,我对丝绸之路产生了深深的情感。今天来到西安听了肖老师的讲述,仿佛自己也跟着他的脚步,穿越千年,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维娜说。   重走“丝路” 探寻历史印记见证新风貌   据了解,维娜入境中国之后,计划沿着马可·波罗的足迹,从新疆开始徒步探访30余个城市。不久前经过兰州时,央视原著名主持人朱军陪同维娜参观了黄河母亲雕塑和兰州黄河铁桥。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向维娜介绍西市作为“丝路”国际贸易集市在当年的历史背景及作用,并盛赞维娜从罗马走到“丝路”起点西安交流“丝路”文化,可谓女性的骄傲。   在大唐西市博物馆见到千年前的长安城市遗迹和当年人们留下的文物,维娜非常感慨:“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因为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丝绸之路的伟大,告诉我们商业贸易对于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是多么重要。”   文/图 记者 职茵